腹痛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身体隐秘角落里长出小石头,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在和疾病较量的过程中,瑞金始终勇往直前,创造了无数个奇迹,积累了众多独创性的经验。正因为一个一个成功救治的案例,才使得今天的瑞金成为病人信赖、员工自豪、同行尊敬、医院。

近一年,孙先生被腹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医院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医院急诊报道,最近更是发作越来越频繁。前不久,医院,医院一样。医院消化科医生给出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可以“隔山打牛”。

消化科主任邹多武解释说,导致孙先生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原因,主要是胰管中有一块结石,像塞子一样堵住了管道,使胰液无法顺利排出,也无法将各种消化酶输送到小肠帮助消化。久而久之,分泌的胰液积聚起来,管道“决堤”,涌出管道的消化液有胰腺自身消化作用,胰腺发生剧烈的炎症反应,导致他反复腹痛。虽然他已经做了内镜,有一根支架放进了胰管,能够暂时缓解他的症状,但是支架有使用寿命,时间长了也要堵住,另外,这颗大结石还是需要想办法弄碎取出。

不清除结石会使慢性胰腺炎病情进展加速,胰腺进一步萎缩。长此以往,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均会受到严重影响。

影像学可见胰管“巨大”结石

一般而言,消化科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找到胰管开口,做个小切口,用网兜把胰腺管内的石头兜出来。但这颗结石又大又硬,本来只有几毫米的胰管里生的是个2.7*1.4厘米的“巨大”结石,无法用网兜取出。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依靠外科手术了,但有一定创伤。孙先生年仅21岁,对于做手术有些排斥。

怎么取出这颗“拦路石”呢?

医生给出了一种用体外震波碎石的技术,“隔空打牛”将石头击碎,再通过内镜的方式掏出来。

(资料图片)

体外震波碎石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不用开刀,它是将体外冲击波聚焦于结石,利用冲击波的一系列物理效应粉碎体内结石。胰管结石≧5mm或因胰腺结石导致内镜取石失败的,均需先进行体外震波碎石。因该技术安全性很高,儿童和青少年都可以进行此治疗。

其实,慢性胰腺炎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很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而国内外研究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慢性胰腺炎患者在接受该治疗后,不仅疼痛缓解程度与成人患者相同,而且治疗后他们生长发育明显加速。

由于“长”在孙先生胰管里的结石较大,质地较硬,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医生决定将“震波碎石”手术分为两次进行。在麻醉科的支持下,邹多武主任和王东主任一起制定了碎石的策略,手术很顺利,两次“碎石”后,这颗硬石头就被“瓦解”了,而且大部分已经自行排出(下图红圈内的大结石基本看不见了)。

“碎石”完成后,邹主任又给朱先生做了内镜手术,顺利地将“拦路石”取出。

胰腺结石是怎么形成的呢?在慢性胰腺炎患者的胰液中,由于特定蛋白质的分泌异常,会形成微蛋白栓,沉淀堆积最后形成结石。

胰腺结石可导致胰管梗阻,胰腺实质高压和局部缺血,引起慢性腹痛和急性胰腺炎发作。胰管结石可造成胰管堵塞、胰管高压,可引起腹痛和急性胰腺炎发作外,还可加速胰腺实质萎缩,病情不断进展。

那么,如何降低发生胰腺结石的概率呢?研究表明,不少是与长期饮酒、吸烟有关,此外还有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因此,一旦诊断慢性胰腺炎应戒烟戒酒。

与此同时,邹多武主任提醒大家,慢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后会影响内外分泌功能,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或者吃了就肚子胀,不舒服,腹泻、拉肚子,体重下降等现象,也可能导致比1型和2型糖尿病更难治愈的糖尿病。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就诊。如果发现是结石导致的病情,应及时将结石取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适的症状,还可以延缓胰腺内外分泌功能衰退的速度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特别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