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怎么走 http://nb.ifeng.com/a/20180605/6631976_0.shtml昨天,#字节跳动28岁员工猝死#的消息冲上了热搜。据新闻报道,该员工出事前正在公司健身房运动。
每当这类新闻出现时,总会令人痛心不已。
这名员工的意外是否与健身这个行为有关呢?我们无从得知。
作为成年人,工作不可避免。那么,从健康角度而言,如何防患于未然,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百度健康医典特邀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尚西亮为大家带来关于运动健身的权威科普。
01.感觉很疲劳还能健身吗?
疲劳也分类型,不能一概而论
同样是感觉很累,但是你和他的疲劳类型可能并不相同。
目前学界认为,疲劳可以分为「心理疲劳」和「体力疲劳」。
「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mentalfatigue)又称“精神疲劳”。
是指由脑力劳动繁重、神经系统紧张程度过高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引起的精神疲怠现象。
比如日常的工作、学习等脑力劳动导致的劳累就属于心理疲劳。
当身体出于心理疲劳状态时,适当的运动是可取的。
适量的运动会使人体分泌内啡肽,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不仅有助于舒缓紧张、焦虑等情绪,还有助于缓解高强度上班、学习等导致的心理疲劳。
要强调的是运动量要适度,且确保身体本身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疾病。
当然,当你真的当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比如熬夜、长时间加班等情况下,好好吃饭然后在舒适的环境中美美地睡一觉可能会更舒服。
「体力疲劳」
通俗讲就是人的躯体、肌肉在过度透支后导致的劳累。比如,生活中体力劳动者、过度训练的运动员、过度运动的普通人等就属于是体力疲劳。
在体力疲劳状态下,身体的能量以及各个器官往往处于一种过度消耗的状态。
此时,不建议大家再进行高强度的运动。
因为,在身体非常疲劳的状态下再进行剧烈运动很可能会导致「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指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最终发生非创伤性死亡,主要表现形式为心源性猝死。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恢复方式就是通过营养均衡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来使身体养精蓄锐。
02.拒绝「突击健身」,培养运动习惯很重要
平时懒得动,每次只有当突然励志要自律要减肥时就才开始运动(几天后又不了了之)。
周一到周五一动不动,一到周末加倍运动。
上面这样两种情况,你中了哪一个?
突击健身,就好比开学前突击补作业一样,是指临时性的、偶尔的剧烈运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对于那些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的人来说,偶尔的剧烈运动,反而会加重关节的磨损和其他组织器官功能的损伤,还可能会出现运动性腹痛等情况。
03.运动“急”不得,过度运动同样不可取
别人运动后容光焕发、精神饱满、心情愉悦,为什么自己每次运动后却是疲惫不堪,甚至出现各种不舒服的情况呢?
原因很可能是你运动过度了。
大脑中有一个叫作脑垂体的结构,负责身体中各种激素的分泌。
在正常情况下,运动会刺激脑垂体分泌内啡肽,此时人就会感觉到轻松、愉悦。但是当运动过度时,脑垂体会受到抑制,影响激素分泌,从而使人感到非常疲惫。
另外,对于没有运动习惯或者运动能力较弱的人,突然加大运动量还可能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这种病常出现于运动过量的人群中。
往往发病急,严重危害肾脏功能,救治不及时还会转变成肾衰竭,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因此,万事都要把握一个“度”,运动也不例外。
不要急于求成。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长期坚持才是拥有健康体魄的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