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集军事家和史学家于一身的先哲色诺芬 [复制链接]

1#

在外国名将名师群星中,集军事家、史学家于一身者色诺芬(Xenophon)更是耀眼辉煌,在他的军事光芒里,辉映着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的哲理。

约公元前年,色诺芬出生于雅典埃尔希亚村社的一个富裕之家。他受古希腊文化的薰陶,早年师从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据传,色诺芬年轻时就从军习武,在雅典骑兵部队服过役,公元前年,色诺芬应朋友希腊将军罗克西努斯邀请,赴小亚细亚参加波斯王子小居鲁士招募的一支希腊雇佣军。后来,小居鲁士在与其兄波斯王阿尔塔薛西斯争夺王位的巴比伦战役中阵亡,色诺芬领导这支希腊雇佣军从亚洲巴比伦撤回到希腊。之后,他撰文阐述了这场大退军的历史过程。色诺芬因之而闻名。

公元前年,色诺芬离开希腊雇佣军,只身回到雅典。同年,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在雅典被奴隶主民主派判处死刑,色诺芬被雅典当局放逐。于是色诺芬偕同妻子和两个儿子离开雅典,定居在奥林匹距附近的斯基洛斯。斯基洛斯是斯巴达王赐给色诺芬的领地。在那里,色诺芬除了拥有斯巴达王所赐予的房屋和地产以外,又以在希腊雇佣军服役时的积蓄购置了一批地产。色诺芬在斯基洛斯生活了20余年,以著书,狩猎,宴请朋友度日,安居乐业。公元前年,埃利斯人从斯巴达人手中夺回了斯基洛斯,色诺芬被迫举家迁居科林斯。公元前年,雅典与斯巴达关系重归于好,色诺芬因此获得雅典当局的赦免。此后,色诺芬专心从事著述,直到公元前年左右病逝于科林斯。

坎坷的人生阅历和大半生的军事生涯造就了一代著名军事著作家色诺芬。为叙述波斯王子小居鲁士招募的万人希腊雇佣军,与兄波斯王阿尔塔薛西二世争夺王位,从萨尔迪斯远征巴比伦战败盾,全军途经小亚细亚,两河流域衙黑海沿岸撤退的历程,色诺芬作《长征记》。1.3万余人的雇佣军从希腊本土跋山涉水,进军、征战、撤军,行程多公里,厉时一年零三个月,是古代历史上值得一书的重大事件。色诺芬的《长征记》,用纪实的手法,把这一历史过程实录其中,《长征记》的重大军事史学价值是无可比拟的。

色诺芬在《长征记》中,以事实揭示波斯帝国腐朽的评述,从另一个角度给其后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们以某种启迪,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所指出的那样:“这位年轻的学者,哲学家色诺芬在所有首领于谈判中被背信弃义地杀害之后,率领这支陆上万人大军穿过广阔王土的心脏地带,安全地从巴比伦回到希腊。此事实震惊了世界,并鼓舞了后来希腊人入侵波斯王土。诸如此后,塞萨利人约森所拟议,斯巴达的阿格西劳所企图的,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完成的大业,所有这些都是在这位年轻学者的行动的感召下进行的。”

《长征记》一书,在一定意义上集古希腊人撤军方略之大成,对后世的军事思想发展有较大影响。色诺芬不仅亲自参加了希腊雇佣军的长征,而且是这支万人大军远距离战略撤退的组织指挥者。在情况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撤退过程中,色诺芬以其严密组织和巧妙指挥,使全军死里逃生,表现出了杰出的指挥艺术才能。1色诺芬在《长征记》一书中所阐述和描绘的万人撤军方略,对后来的希腊兵法影响深远,至今许多现代军事科学研究者还认为,在亚历山大以前,对后世最有教益的军人毫无疑问是色诺芬。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长征记》一书对希腊雇佣军的笼统褒扬是有严重缺陷的。事实上,希腊雇佣军千里迢迢是为利而来,因此,色诺芬所颂扬的希腊雇佣军的“长征”,显然是一种既非理性、又无道义之举。色诺芬博学多才,一生著述甚多。除了《长征记》这_军事名著以外,他的传世之作还有《希腊史》、《居鲁士的教育》、《苏格拉底的答辩》、《阿格西劳传》、《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等,内容涉及历史、军事、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

色诺芬是继古希腊著名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前年)和修昔底德(公元前~前年)之后的又一位历史学家。他的历史名著《希腊史》作为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续篇,记叙了公元前年至前年的希腊历史。虽然色诺芬由于受贵族派政治立场的影响,偏袒斯巴达贵族专制,但他记载了从伯罗奔尼撤战争后期到公元前年曼丁尼亚之战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军事、政治、经济事件。因而该书对研究伯罗奔尼撤战争之后,希腊城邦制度全面危机和动荡不安的历史,具有极为重要参考价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