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将在讲话精神指引下,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编者
深掘文艺创新的宝藏
王充闾
从年至今,我参加过6次全国作代会。现在已是耄耋之年,但仍有不少写作计划。
小时候念过私塾,对中华传统典籍接触较早。随着年龄的增长、研究的深入,愈加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确立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释和书写为写作目标。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支持下,采取散文随笔形式,以事为经,以情为纬,创作出版了《国粹:人文传承书》。这本书得到业界和读者的肯定,被评为当年“中国好书”。接下来,又写了姊妹篇《文脉:我们的心灵史》。还写了一部三卷本的《诗外文章——哲学历史文学的对证》,对上起先秦、下及近代的有代表性的哲理诗进行评析,每诗一文,写成近篇随笔。
用散文随笔的形式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在以现代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激发大家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所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的写作方向会坚持不变,希望把平生所学奉献给读者!
(作者系辽宁省作协名誉主席)
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
冯双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华文化演化史、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史的历史高度,深刻论述文艺工作与新时代新征程的紧密关系,清晰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清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在实际工作中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紧跟时代步伐,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增强自我突破的勇气,抵制照搬跟风、克隆山寨,迈向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话语铿锵,掷地有声,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指明了新时代文艺发展方向。
聆听总书记的讲话,作为一个从事舞蹈创作和舞蹈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像是一名士兵听到了冲锋的号角,心中充满了时不我待投身于新时代舞蹈艺术大潮的愿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中华优秀传统舞蹈文化的研究,致力于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相结合,学习掌握融媒体时代的新技术新手段,努力创作出内涵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盈、情思更加深刻的舞蹈新作,与舞蹈界同仁一起推出更多新时代舞蹈精品。
(作者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
文艺事业是国之大者
丁振海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我有三点感受:
第一,更加深刻认识到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极其重大的、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事业是国之大者,借用古人的话就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对我们既是激励,也是鞭策,昭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竭尽所能,努力奋斗!
第二,总书记既从治国理政的政治高度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对文艺提出了总体性要求,又深谙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把宏观与微观、普遍性要求与审美特性结合起来,这就为创造出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形质兼美之作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第三,总书记特别强调文艺创作要守正创新。众所周知,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所系,但我们的创新,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否则就会走上邪路。当前,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层出不穷,但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归根结底还是内容为王,而文化和审美底蕴,正是文艺工作者的优势和底气。新的科技创新,只会为我们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平添双翼!
(作者系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名誉会长)
真情实感讲好中国故事
王丽萍
“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把我带到年9月,我们带着蒙语版电视剧《生活启示录》来到蒙古国,举办了一场中国电视剧观众见面会。一位蒙古观众对我们说:看了电视剧,特别希望到中国上海走一走看一看。年,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继斯瓦希里语版后,阿拉伯语版在伊拉克播出,不同国家的观众对表现当代中国生活的电视剧非常喜欢。
这些年,我编剧的电视剧作品被翻译成不同语言走出国门。国外的观众喜爱这些热热闹闹快快乐乐的家长里短,对婆婆和媳妇那些接地气、有烟火气的生活细节也感同身受,特别是对表现当下中国人的婚恋、家庭、成长的故事饶有兴趣。这说明,人类的情感都是共通的,质朴、诚实、善良这些美德,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的创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如何塑造更多当下中国人可爱可敬可亲的形象,是我们面临的考题。唯有努力,不负韶华;唯有专心致志,不虚度美好时光。我目前正在创作抒写平凡人的故事,他们是社区干部、警察、医生、村支书等,他们身上闪耀着中国人的精气神。我想认认真真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勇往直前,他们的美好梦想,用真情实感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新时代诗歌天地广阔
李少君
对于诗歌界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就是掀起新时代诗歌创作高潮的动员令,指引着新时代诗歌走向广阔的创作新天地。
新时代诗歌的主题写作,与新时代新征程伟大实践紧密相关。《诗刊》将大力推动新时代主题诗歌创作。精准扶贫、绿水青山、高铁高速、载人航天、量子科技、云计算、“一带一路”、乡村振兴、新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海洋强国等,都是新时代诗歌创作的丰厚沃土和主题宝库。
在开设专栏推出优秀主题诗歌的同时,《诗刊》也推出优秀主题诗集,如《花鹿坪手记》《宁德诗篇》等。编辑出版的《初心、红旗和新征程——新时代诗歌优秀作品选》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