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妈妈,
我觉得生命就像一场游戏,
人死了,
你的游戏就结束了。
一天,在小区里偶然听到一个大约8、9岁的男孩,跟他妈妈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当时感到很震惊,这么小的孩子,就已经开始在思考生命的真相,对于世界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真让我们这些整天沉迷
于物欲之中,无暇思考宇宙人生的成年人感到汗颜啊。
相信在许多人儿时的心中,都曾经萌生过对浩瀚宇宙的好奇和幻想。我记得自己小时候经常在夏日的夜晚,坐在屋前晒谷坪里乘凉,看着那繁星点缀着夜空,银河像缥缈的轻纱浮现于苍穹之上,心中充满这样的疑惑:天上到底有些什么?
在同样的夜色下,仰望星空,古往今来不知曾有多少的诗人哲人,在感叹着天地的广袤与生命的卑微,感伤着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绵长,心中思索着那个亘古的疑问:
天地因何存在?人类从哪里来?
假如在现实生活的无情消磨中,你仍未泯灭心中的梦想,依然胸怀探寻宇宙终极奥秘的好奇,那么请翻开这本书吧,书中也许会有你想要寻找的答案。
对没有研究过哲学的人来说,要理解上述说法的意思,恐怕都有点费劲,更别说赞同了。多数人会想,眼前的世界看得见,摸得着,怎么能说它是虚幻的呢?这些否定世界实在性的观点,通常被人们归类到“唯心论”中去。相对应的,在认为世界是实在的观点中,最典型的是“唯物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真实存在。
唯物论的思想由来已久。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古希腊许多的哲学家也有原始的唯物论思想,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整个世界就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阿那克西美尼则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
到了近代,唯物论曾一度成为公认的主流世界观,直到现在也仍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这一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年,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质量”的概念,用它来衡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实验中证明,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虽然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反应后各种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此“质量守恒定律”开始流行,它认为世间万物的总质量是恒定的,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从这一点出发人们很容易想到,既然物质的总量是恒定的,永远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那么它就应该是永恒的存在,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又被称为“物质不灭定律”。有了这一定律的支持,唯物论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直到19世纪在学术界占据了统治地位。
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唯物论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是它的重要基石“质量守恒定律”被推翻了。人们发现,这个定律虽然适用于化学反应,但并不是世界的普遍规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表明,物体的质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比如物体在作高速运动的时候,它的质量就会明显增加。后来人们在粒子加速器中观察到,电子和质子在速度提高到十分接近光速时,其质量甚至会增加几十倍,它充分证明爱因斯坦说的没错。
我们知道,能量是无形的,它不是实体性的东西,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可以把它仅仅当成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而不是实在之物。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实体性的物质竟然可以转变为非实体的能量,实在的物体可以转化为虚化的现象,仅仅从这一点来看,物质的实在性难道不就很可疑吗?
出于维护唯物论正确性的考虑,有人玩弄概念,把物质的定义修改成“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按照这种定义,只要是在世界上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就都可以叫做物质,这样一来,你还能说世界不是物质的吗?但这样的定义有什么意义呢?“物质”变成了“存在”的代名词,那么“世界是物质的”这句话的意思,就相当于“世界是存在的”,这不是废话吗?
而且假如按照这个定义,那么时间、空间、自然规律、人类社会、历史事件,它们都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也就都可以叫物质了,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其实仅凭前面说的这些,我们就已经可以对唯物论表示怀疑了。连物质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坚持说世界一定就是唯物的?所以虽然在惯性思维的作用下,唯物论的思想目前仍然在许多地方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在一些专门的学术领域比如物理学界,却早已被多数人所抛弃。
感官提供的信息告诉我们,世界是实在的,唯物论曾经为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但现在连唯物论自己都出了大问题,世界到底是虚幻还是实在的,还真说不定呢!
第二个大的分歧是: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还是有限的、暂时存在的?
唯物论者天生就倾向于相信,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因为唯物论说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它却没办法合理地解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它自己又是从何而来的。所以唯物论者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宇宙中,这样物质就是永恒的存在,我们也就不需要再回答物质如何起源的问题了。
在宗教哲学中,往往会存在不一样的观点。哲学与宗教很难截然分开,一些宗教的创始人,其实同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比如乔达摩·悉达多。他有一个很奇特的世界观,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是唯一的,而是有着很多很多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是有限的。这些世界都有生有灭,只是暂时的存在,它们都要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也叫做四个“中劫”,四个“中劫”合起来是一个“大劫”,每个大劫就是一个世界一生一灭的完整过程。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哪个更符合事实呢?从现在人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悉达多,他的世界观相比流行于现代社会的唯物论来说,似乎要更高明一些,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先来看看这种理论的形成过程。
年,牛顿发现白光其实是一种复合光,它在通过三角形棱镜时,能分解成彩虹一样的多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色散”,分开的单色光依次排列而成的光带叫做“光谱”。后来人们将望远镜聚焦在一个单独的恒星或星系上,观察从那里射来的光线的光谱,根据“多普勒效应”,通过分析这些光谱,可以确定这些星体相对于我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是在朝着我们而来,还是在离我们而去。假如它们在离去,那么我们接收到的光,波长将较长,光谱会向红端移动,这叫“红移”;反之则会向蓝端移动,叫“蓝移”。
20世纪20年代,当人们利用这一原理来观察那些遥远星系时,原本预料会发现同样多的红移和蓝移光谱,因为那时以为星系是随机运动的。然而事实出人意料,星系几乎都表现出红移来,它们都在离我们而去,而且离得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
在观测结果的基础上,人们想到了这样一种可能——宇宙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正处在不断的膨胀之中。这一想法颠覆了之前对于宇宙的认识,人们以前或者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或者虽然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它还会膨胀。
对这一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时,人们产生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如果宇宙一直都处在膨胀之中,那么把这个过程倒过来看,岂不是说宇宙在最初的时候,是从一个无限小的点开始的吗?这一想法直接导致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诞生。
大爆炸理论认为,很久以前我们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之后它始终保持着膨胀的趋势,就像一个从那时一直被吹到现在的气球。这一理论令人匪夷所思,当时没什么人相信,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然而科学家们拿出了有力的证据。大爆炸理论预言,宇宙诞生时大爆炸的余波,至今应仍在宇宙中回荡。结果年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偶然中发现了宇宙背景微波辐射,证实了这一说法。这个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后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了大爆炸理论,宇宙学家们不得不面对现实,逐渐接受了这个奇怪的观点。这一理论表明,宇宙大约诞生于亿年前,世界有起始,极可能也有终结,并不是永恒的存在。不可思议的是,悉达多似乎早已清楚了这一点。
大爆炸理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惑。气球的空间是有限的,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因为气球有一层膜,把气球内、外的空间隔离开来了;但宇宙是有限的,这要如何理解呢?难道我们的宇宙也有一层膜,把宇宙内、外的空间隔离开来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宇宙外的空间中有些什么呢?假如不存在隔离膜,那么宇宙中绝大部分空间都是真空,它与宇宙外的空间又有什么区别?我们该以什么来确定宇宙的边界,又凭什么说宇宙是有限的?宇宙有尽头吗?如果我们能够来到宇宙的尽头,能不能看到它的边界?
这些难以回答的问题,让现代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们,想破了脑袋也找不到答案。现有的科学理论,完全无法解释这些问题。因为严格地说,这些事情的发生,根源并不在我们这个世界,所以你不可能找到直接的证据来对它们进行解答。不过在古老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启迪之下,从整体上联系各学科中的多个疑点,我们已经可以发现问题的答案。
想知道为什么吗?住下看,你会明白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