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变。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培根《随笔记》
知识很重要,但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往往错囤资料,当成了知识的增涨;而占有资料的满足感,似乎也填平缺乏知识的恐惧感。
但是这样做,麻痹自己可以,却改变不了现实。看再多书,不去整理一个问题,就无法找到正确答案。囤再多资料,不去消化,就不能转化为知识。
虽然知道囤资料不好,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似乎都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前不久意外地发现,云盘资料竟然占了4T多内存,涉及职场、生活、书籍、运营、设计、各类软件工具......等等,装满了,想整理都无从下手…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症状”。
想想我们为什么有囤资料的习惯?
看过的东西,做备忘录?
现在忙,先收藏着,抽时间再看?
这本该看,那本也需要,先买着?
此时不收藏,事后就在信息流中找不到了?
这个资料以后需要,先存着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囤积资料。
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囤积资料的介质从3.5英寸的软盘,扩展到存储空间为Gb、Tb级的手机电脑。信息的获取渠道,也从报纸书籍等实物,转变到网站、论坛、社群、社交平台等网络渠道。
这是一个囤资料的好时代,方便又快捷。
值得深思的,是资料的“量变”,引起了知识的“质变”了吗?
有人说,“信息囤积,使人们从知识的生产者成为了知识的搬运工”。
当我们收集成癖,也就患上了“囤积癖”的这种心理疾病。
不过我始终认为,虽然信息收集的能力非常重要,但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信息的处理能力。
歌德提到,“知识越少越准确,知识越多,疑惑也就越多”。
囤积信息也一样,并不是越多越好,要看你怎么消化,怎么整理,怎么运用。
我很认同,阿拉伯的一句话,“无论你有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是一无所知”。特别是今天。
今天和一个创业人士,聊到了“信息整理”这个话题。
他把他整理的东西,从手机到电脑,一一翻给我看,给我讲了他的储存逻辑。
听完,看完,虽然表面平静,内心却很震撼。
1.通过分类整理、编码,他能快速找到公司需要的某个板块的资料。
因为他把公司的资料,按照各个岗位分类管理,涉及得面相当全;并且每个文件夹的名称,都带有该名称的首字母。
2.通过日记归类及关键词命名,他能准确知道过去任何一天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情。
3.把项目进程及涉及的资料模块化管理,完成一项勾选一项,员工能够快速上手新项目。
4.把收藏的信息,按照知识领域分类,再结合思维导图,搭建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5.把见过的人,都按照性格、喜好、相处方式等方面,整理成思维导图保存,添加进人脉管理系统。
6.把时间管理工具,按具体事项、天、星期做了信息的统一管理。能准确展现当下各个完成进度和要处理的信息。工作效率非常高,曾经2小时完成了商业构思及PPT落地。
7.用数据表单,把客户需求及问题,准确的统计到后台,进行信息收集及分析。能快速定位出可以优化的方向,还找到了一些商机。
8.个人信息数据收集,尽然还包括睡眠质量……把个人状态也做了精细化管理。
总之,他把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运用,发挥到了极致。
他的这些有规律的行为,也成了他的一种学习方法。他把信息囤积到他自己的“私人图书馆”。先消化录入,通过检索查询,再精准定位到需要的知识。
在这位创业的人士身上,我明白,囤资料只是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整理才能让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和清晰。
我总结发现,改变“囤积资料”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对资料进行“断舍离”,再把筛选出来的资料,添加进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进行分类管理。
回头想想自己那堆资料,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要知道,信息处理反映的是一种思维,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是囤积所不能达到的。此外,本是未雨绸缪,何必为留而留?
斯宾塞曾说:“如果一个人的知识缺乏条理,那他的知识越多,他就越感到困惑不解”。
学思互鉴、知行合一,值得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