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怎么办,上医院呗!
可是,得了心理疾病,很多人却并不像得医院跑。在人们的心中,对心理疾病有种种误解,这些误解耽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中国有句成语叫讳疾忌医,说的就是这类人群。
锻炼身体有利于身心健康。
误解一:医院是可耻的
医生:病耻感造成病情延误
有的人得了心理疾病,不愿意就医,觉得“羞耻”,有“病耻感”,医院后,会被人家以为得了精神病。其实,精神和心理紧密相连,实际上是大精神、小心理,精神包含着心理,人医院存在着误解。
一个复医院八病区主任王世英医生反映,说自己有个男同事,素质很高,和大家相处得也很好,但最近表现很不正常,本来是很有能力的人,却觉得工作完成不了了,什么都不如别人,每天发呆,沉默寡言,并流露出自杀的想法。王世英医生建议带他来沟通一下,看这种抑郁症状是由什么引起的。医院能调整好他的情绪,就与家人商量,结果妻子及家人全部反对,僵持了一个多月,回答就一个:“你去哪儿看都陪你,医院。”当复诊的家属再次来诊时,王主任听到了一个坏消息:那个男人自杀了!这位男患者的妻子因为自责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后医院就诊,经系统的治疗后病很快就好了。
王世英遗憾地说:“那么优秀的一个人因为抑郁而死,实在是太可惜了!其实精神和心理是紧密相连的,不要因为对精神心理疾病认识的偏差,医院‘敬而远之’,最后造成悔之晚矣的结果。”
误解二:只看到症状,对病因缺乏重视
医生:症状好调整找不到病因难去根儿
王世英医生告诉记者,很多来就诊的病人都有失眠的现象,失眠一般有几个方面的表现:入睡困难、睡眠不能维持、早醒、睡眠浅或多梦等。失眠有单纯的失眠,也有某些疾病造成的失眠症状,产生这个症状的原因有很多,有情绪造成的,有器质性疾病形成的,有环境干扰的,有精神症状影响的,不一而足。但人们就诊时往往只是交代我就是睡不着,开点儿睡觉药就行。事实上失眠症状很好调整,但造成失眠的疾病到底是什么,人们很少去考虑、去深究,而医生要了解的,要解决的是这个病的问题,是根儿!就像感冒会鼻塞、咳嗽、流涕一样,出现上述症状,人们知道我感冒了,是“病*”感染了,该吃点儿抗病*的药了,而不是滴点儿药让鼻子通气就好。找不到病根儿,症状就会反复发作。睡眠也是一样,所以求助者别嫌麻烦,配合医生查找原因,彻底解决自己的困扰。
误解三:身体器官发生毛病,不会跟精神心理有关
医生:花费大量金钱还找不到病因
心理疾病应该早治疗,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人的生存质量。医院临床上往往会有这样的人,出现了心脏病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病人感觉非常痛苦,花费了大量金钱,但在相关科室却又找不到病因,治疗也没有效果,似乎成了“不治之症”。这样的人,可医院来看看。
K医院走个遍,医院,她讲述了自己的“就医史”。K说:“没来这儿之前,我觉得自己不行了,每天可难受了,后背一会儿冷,一会儿又热,还又辣又疼;腿发麻,觉得各骨头节都在冒风,每天痛苦不堪,什么心情都没了。三年来到处检查,都说没有毛病!可就是不舒服,就像是要死了一样。医院住院期间,我实在忍不住了,给女儿打‘我太遭罪了,不想活了,我的病也好不了了。’医院的医生说,要说是装,装得不能那么像,可能是精神心理方面有问题。后来孩子们连哄医院,几天后病就好多了。”交谈过程中,K医院的名字,每个主治医生姓什么,说过什么,讲得枝是枝蔓是蔓,井井有条。真不敢相信,她曾经是一个痛苦得只能躺在床上一心求死的病人!
王世英医生告诉记者,其实病是真的可以“想”出来的,K的心理真的有病了,而不是脏器功能出现了实质性的病变。K实际得的是躯体形式障碍。病人经常出现躯体不适症状,症状可以涉及到身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医学检查没有相关的器质性病变,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女性多见。常见的症状有疼痛、皮肤症状(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胃肠道症状(反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呼吸、循环系统症状(气短、胸闷、心悸等)。这些症状持续存在很长时间,造成患者明显的精神和躯体的痛苦。患者会反复到各门诊就诊,但无阳性结果,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家人的不理解,产生了各种矛盾。
误解四:宁愿相信“大仙儿”,不相信医学
医生:专业治疗带来专业效果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医院,信“大仙儿”。
L女士的孩子有一天跟同学玩,没告诉妈妈,L就以为孩子丢了,十分恐惧。虽然后来发现孩子没丢,但从此之后“状态”十分不好,又哭又闹,晚上不睡觉。L的家人觉得,L这是“冲着”啥了。于是就重金找了个“大仙儿”。大仙儿又敲又跳,还当场杀小鸡放血,这些场面再次使得L受到了惊吓,回家后病情更严重了,又哭又笑。家人看“大仙儿”不但没奏效,还加重了病情,不得不带着L医院。结果,通过药物、心理等治疗后,L不哭不闹了,症状也消失了。
中医心理单元主任夏艳梅告诉记者,L得的是分离(转换)性障碍,以前叫癔症。L的病从惊恐而来,但是“大仙儿”还“吓唬”她,让她的病更严重了。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宁愿相信“大仙儿”,也不相信医学,不到万不得已,医院。医院的医治下病情好转,却还偷偷摸摸去找巫医神汉。
夏艳梅说,公众应该提高对心理保健的认识,增加心理知识。提高心理保健认识,首先得定期心理体检,及时发现心病。医院有专业机器,也有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和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有了心理问题,比较轻微的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必要的减压手段纠正过来,也可以到专业医疗单位。在专业医疗单位,可以通过整套的心理减压流程和专门的设备设施,如场静电减压治疗仪、宣泄减压系统、音乐放松系统、沙盘治疗系统等达到减压目的,减压后人们会感到心身轻松、心理愉悦、精力充沛,把不健康的状态很快地调整过来;当心理问题特别突出时,要积极进行心理咨询,解除心理危机。持续时间比较长、对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又不能自我纠正的心理问题,医院的医院找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咨询,由心理医生进行健康指导;当心理问题已经发展到心理疾病的状态,需要住院治疗,对心理疾病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整治疗。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分析法、行为治疗法、生物反馈法、呼吸调节法、运动转移法等。如果不治疗,容易发展成为重性精神疾病,对躯体健康产生重大危害。
大庆日报记者辛士丽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