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之于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意义,为新时代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6年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广大出版工作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特别是以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为契机,推出了一大批具有原创性、思想性、理论性的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的工作,在*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平台,是展示新时代中国学术新气象的重要窗口,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意义重大。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学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坚守初心、引领创新。
在庆祝中国共产*成立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之一,并进一步强调了“两个结合”。“两个结合”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坚守初心、引领创新”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也为我们在培根铸*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
遵循“两个结合”做好培根铸*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强调,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马克思曾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应该看到,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在此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深刻演进,出版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巩固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者要站稳*治立场、提高*治敏锐性,发挥引领作用,全面防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西化”“分化”倾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要始终恪守为人民著书立说这一根本立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积极为*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作为选稿用稿的价值标尺,全力将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打造成为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遵循“两个结合”做好培根铸*工作,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教条,其实际运用必须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经过百年奋斗,*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在,*领导人民又充满自信地踏上了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响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学报要紧紧围绕“我国发展和我们*执*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刊发一批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体现问题导向、契合人民需要的时代精品,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突出贡献。
遵循“两个结合”做好培根铸*工作,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新认识新洞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只有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与时俱进;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融入中华文明,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在两者的紧密结合上,才能做到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两个结合”重大理论观点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特质”的核心要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标志,“两个结合”则是其自身特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守正创新,才能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者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理论自觉、把握精髓要义、明确实践要求,时刻警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立足学报定位、自身特色及栏目设置,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上建功立业。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