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年高考满分作文在网上流传开来。
文中因出现“嚆矢”“振翮”“孜孜矻矻”等生僻字词,化用《庄子》等古籍中的典故,同时还提到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等西方哲人和达达主义等专业名词,被认为具有“深度的思辨”,是一种“个性化表达”,同时也受到了“不好好说话”“故作高深”的广泛负面评价,甚至引发对当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质疑。
事实上,围绕写作、高考作文、语文教育的讨论一直非常热烈。尤其关于中学生的格言引用、文言选用、课外阅读和“文艺腔”等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过见解,重读这些,或许会让我们产生更多思考。
01从警句学会思考,而不是用警句代替思考
背诵和引述警句格言是人文教育的一种手段,久而久之也成为一些人的思想谈吐习惯或话语偏好,尤其是年轻人。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时髦或流行的警句格言,“文革”时有毛主席语录、雷锋日记、王杰日记,现在多样化了,有外国的,也有中国的,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有古罗马的奥勒留、爱比克泰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葛拉西安、蒙田、培根。常把警句格言挂在嘴上的人,让别人觉得他学识丰富、思想深刻、充满智慧。那么,警句格言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识和智慧呢?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们阅读一些经典作家时,常会碰到警句格言,他们也喜欢去记一些警句格言,有时候甚至挂在嘴上。这种兴趣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学生从警句学会思考,而不是用警句代替思考。从警句学会思考是开始性的,用警句代替思考是终结性的。一个是问题,另一个是答案。人文教育是学会问问题,如果只是寻找和提供现成答案,那就变成了“思想灌输”,而不是“人文教育”了。
中学生常用名言警句词典内页
好的警句格言都从观察具体的对象得到的点滴智慧,是与具体的环境连系在一起的。一旦把警句格言孤立起来,警句格言也就会变成一些空洞浮泛的配方程式表述,变成了像“文革”中“语录”式教条。对教条式的“语录”,我们中国人的体会是最深的,语录是思想快餐,是“垃圾食品”,是简化和代替人的个体思想的有害之物。但是,任何其它形式的语录,在不动脑筋、不加判断的引用时,都有可以变成陈词滥调、机械思维,甚至变得不知所云、不伦不类。语录是这样,任何别的警句格言也都不例外。
(摘自徐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
02把文言“融会”到笔下,而不是“搀杂”在文章里
用现代汉语写文章,能够从文言里得到什么助益吗?有人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以中学阶段为例,有的学生语文程度不高,使用现代汉语还拿不稳,念了一些文言,于是拿起笔来文白搀杂,弄得非驴非马。想来这是事实,但应否归咎于学文言却还要分析。
我个人看,这现象的根源恐怕是:一、现代汉语没有学好,不能随心所欲地表意;二、还不了解文白的关系,甚至错误地认为,搀用一些文言可以抬高现代文的声价。
但这现象也可以说明一种道理,就是想要古为今用,必须今已经通了,对古也有相当的认识。因为文言尚未学会,你就不知道它有什么优缺点,也就不能借之为鉴;现代文不通,没有定形,你就不能以之为本,来吸收身外的营养。
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节选
用现代汉语写文章,以文言为借鉴,做法当然不出两个方面:一是正面的,取其优点;二是反面的,避其缺点。取,避,先要知道什么是优缺点。尤其要注意的是如何取,如何避。写文章,偶尔引一两句子曰、诗云之类,以增强内容的分量,当然可以,但这引文还是以文言的面貌出现,没有“化入”现代文,并不是本文所谓借鉴。另一种情况是,兴之所至,随手抓来一些文言词语,放在现代文里,圆凿方枘,文白不能水乳交融,更不是本文所谓借鉴。借鉴,要取其神而遗其形;或者偶尔采用少数词语,这虽然是取形,放在现代文里却顺理成章,能够更恰当地表意,像鲁迅先生的有些作品那样,当然也未尝不可。总之,要把来自文言的东西“融会”到自己的笔下,而不是“搀杂”在自己的文章里。
取其神而遗其形,如果能够做到,水乳交融没有问题。问题是采用少数词语,要怎么样才是“融会”而不是“搀杂”。情况千变万化,很难具体说明。勉强说,可以用耳朵作个尺子,量一量,凡是听起来生硬,明显觉得不像日常说话(包括谈论学术问题)的,是“搀杂”而未“融会”,反之是已经“融会”而不是“搀杂”。自然,这也要听的人有现代语文的普通修养才成。
就词语说,写现代文,来自文言的助益有两条路径。一是直接输入,像一些老前辈作家,文言资本雄厚,下笔随手拈来,文中有时出现文言词语,就是这样。初学,文言资本有限,在这方面不能学,也不必学。另一条路是间接输入,就是熟悉文言之后,写现代文,选用词语可以面较广,意较确,因为现代汉语的词语,绝大部分与文言词语有传承关系,熟悉文言词语的底细,使用时就容易量才为用,左右逢源。
(摘自张中行《文言津逮》)
03读经典不是复制知识,各种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更新升级
经典并非绝对真理,并非万能和终极,而且各有局限与缺失。好药没有用好的话,就是*药。所以阅读经典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好而知其短”,不要相信一个药方可以包治百病,可以包打天下。
一个小学生,没有恋爱经历,读《红楼梦》肯定是不合适的。一个初入职场的青年,最需要立志,打拼奋斗是第一要务,你给他讲《六祖坛经》,说有就是无,得就是失,打拼就是不打拼,赚钱就是不赚钱,肯定是坑人。一个读书人如果没把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马克思的底子打好,缺乏坚实的理性和逻辑训练,一上来就“后现代”,天天给你玩“解构”,玩“能指”,肯定也只能把自己给废了。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红楼梦》不好,或《六祖坛经》不好,或“后现代主义”不好。事实上,经典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多元互补的百味良药,但切切不可乱用——使用时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条件、因任务目标,组成不同的阅读配方,产生最好的组合效应,否则就无异于东施效颦,甚至是谋财害命。
此前有早教机构推出所谓的“量子速读法”
读经典也不是复制知识。饱读诗书如果只是读成个书呆子,读成一部留声机,就不如不读。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知识都需要用实践来激活,来检验,来消化,来发展创新。
陆游说:“纸上读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阳明说:“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根据这种知行观,读书、上课、拿文凭充其量只是一种“半教育”,同学们戴上方帽子时不必高兴得太早。只有读懂了人生与社会这本“大书”,在生活中尝过酸甜苦辣,才有一个教育过程的相对完整,才能使知识进入我们的血肉,成为真正可靠、可用的知识。各种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升级。
有些外国批评家赞扬中国当代文学,常用“中国的卡夫卡”“中国的马尔克斯”这一类概念,倒是让当事的一些作家不高兴。为什么?因为当一个复制品说不上有多光荣,有多大出息。古人早就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超越老师,做好自己,有所发明和创造,才是对经典最好的致敬和学习。
(节选自韩少功年4月2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演讲实录)
04“文笔”好就是语文好?两者不能划等号
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过分看重“文笔”,应引起高度警惕。
总的来说,无论教材编写还是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课还是格外注重文学的,这容易给人印象,好像“文笔”好就是语文好,其实不见得,两者不能划等号。
中小学生学习文学,是为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了学习语言表达,但不是为了学会创作,更不是为了培养文人。目前语文教学偏重“文笔”,不见得就是钟爱文学,也不一定是重视审美与情感教育,而是另有功利化的考虑。为了准备中考和高考作文,往往就教如何把文字写得漂亮,去吸引改卷子老师的“眼球”。这做法影响到整个语文教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作文课都往抒情、修辞、文学的方面走。于是那种缺少思想内涵与智性分析,动不动就用典、堆砌词藻、宣泄人生感慨的写法,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多见。我把这种文风叫做“文艺腔”。
所谓“文艺腔”有这么几个共同点:多用排比、比喻;喜欢洋洋洒洒列数古今人物典故名言,显示有“文化底蕴”;堆砌词藻,走华丽的路子,大话空话多,炫耀文笔,很少是朴实、清晰、亲切的一路;预设开头结尾,彼此雷同。
我试图说服自己:这毕竟是青春文章,难免华丽、幼稚。问题是这些都是高分作文,而且改卷老师也都比较赞赏的。可见前面说的作文教学太过注重“文笔”,以至“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这一判断,大致是符合当下语文教学的实际的。
为什么会太过注重“文笔”?
首先是传统的延续与影响。
从历史上看,注重“文笔”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传统,自然有其理由,可是这种传统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在意“文笔”,思考力、分析力与创新能力却不见得好。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文人教育”,其得失是可以专门去研究的,但影响不能否认。现在的基础教育应当是公民的普通教育,而不是“文人教育”,即使语文课要有文学审美的教育,也只是培养“全人”的需要,而并非要培养文人。
过分重视“文笔”还和中考与高考的负面影响有关,这是更主要的原因。
中考和高考作文命题大都偏于文学的感性的路子,而且重视“文笔”的考查,这就影响和制约着语文教学。现有的高考作文判定分数设定了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前者是较差和一般的,而发展等级则含有四个要素的评判:深刻(其实对中学生比较难,还不如立论有新意)、丰富(材料,形象,意境)、文采(也就是文笔,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修辞)、创见(独到见解,这也很难)。其实“深刻”、“丰富”和“创见”都较难,也不太容易评判,唯独“文采”比起其他三点容易达到,也较好把握,这就让人感到“文采”或者“文笔”是比较看得见、也容易“拿分”的,大家都乐意在这方面投入。许多老师训练学生,就把“文笔”作为最重要的应试手段,甚至等而下之,当作一种“眼球”战术。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看来高考评分等级还是要改一改,适当淡化“文采”或“文笔”要求,强调从字顺以及分析、概括、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基本和主要的,其次才是文采、抒情、审美,等等。中考和高考作文主要考什么?主要还是考文字表达能力,当然,其中也就包括思维能力,至于文笔、文采,虽然也应纳入评分,但不应是主要的,考试也不应当侧重考这些。
(摘自温儒敏《温儒敏语文讲习录》)
编辑
巴巴罗萨
主编
魏冰心
图片
网络
原标题:《“掉书袋”的高考作文,除了分数还有这些值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