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连一下,开启美好心灵体验
#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切知识的获得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我们学到的任何知识都是从记忆开始。
那么,记忆是如何形成呢?记忆有什么规律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课堂小游戏1:测测你的记忆力
看这张图片,请盯着他看10秒钟,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图上都有哪些物品?
2.图上有几张枕头,它们在哪里?
3.图上有几个插头,它们在哪个位置?其中有一个有一根黑色的插线,你看到了吗?
再次盯着这张图片10秒钟,然后回答问题:
1.请你描述图中物品的位置方位?
2.为什么虽然只看了两次,你就能说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房间,但是对细节的记忆却比较模糊呢?
什么是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感知过的事物或学习过的事物,不再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的时候,并不是随之消失,而是在头脑中保留一段时间,以后还能回忆起来,这就是“记忆。”
心理学家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包括记(编码)+忆(提取)的过程。
当外界信息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一部分未被注意的信息会被大脑丢弃,而另一部分信息经过感官解码建立对该信息的表征(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就形成了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起记忆的信息经过重复加工可转变为长期记忆(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
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从记忆库中把信息提取出来,这就是回忆。
课堂小游戏2:记住了什么?
问题:
1.为什么一贴出图片你就能马上认出来它们呢?
2.为什么你没有认错喜羊羊和懒羊羊?
3.你为什么对他们的印象如此深刻?
4.你刚开始是如何记住它们的?
你是如何记住喜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的呢?
究其原因,就是你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它们的不同表征。
比如,喜羊羊的主要表征是:胸口挂着铃铛,卷卷刘海,佩戴蓝色饰品......;而对灰太狼的表征是:围着橘色的三角围巾,橘色破帽子,脸上一道疤,音色总是很狂妄......
我们对事物的表征包括视觉表征(最主要的),听觉表征,味觉表征,触觉表征等。
提问:请同学们分别举出视觉表征,听觉表征,味觉表征,嗅觉表征,触觉表征等的例子。
听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记忆的概念,记忆的过程,那么记忆有哪些规律呢?让我们接着学习吧!
课堂小游戏3:记忆力大考验
请用1分钟的时间记住下面的词语,记得越多越好:
莲花、电灯、卜克牌、黑板、松树、葡萄、
蛤蟆、寺院、山羊、秋千、飞机、树、信封、
耳环、水桶、唱歌、篮球、腊肠、鼻子、气球、
天空、导弹、苹果、小狗、闪电、街道、柳树
通过上述游戏,我们可以得出记忆的第一个规律:中间的材料较难记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如何更好、更完整地记住一段材料?
对策:①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
②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记忆规律二: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曲线进行讲解遗忘的进程,并思考如何防止遗忘?
对策:学习的东西要及时复习,可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制合理的复习计划。如可在学习后的5分钟,1小时候,1天后......安排不同程度的复习。
小游戏4:我能记得快
请同学们快速记住下面的字:
这24个字,其实是宋代王安石写的一首故事《登飞来峰》,全文是: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如果熟悉这首故事的同学,很快就能把这些字记住了;而不熟悉这首古诗的同学,则很难对这24个字进行记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记忆的第三个规律:理解的材料容易记
对策:不要死记硬背,对一些枯燥的材料可赋于意义,使用联想归类来记忆。
总结记忆规律
记忆规律一:中间的材料较难记
应用策略:巧用系列位置效应,把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或最后面记;把长材料分割成短材料记,最后串起来一起记。
记忆规律二: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应用策略:利用艾宾浩斯以往曲线,合理安排复习。
记忆规律三:理解的材料容易记
应用策略:先理解,后记忆;也可以给材料赋予意义。
最后我们来个小练习考考你:
现在现在有一张购物清单,在没纸没笔的情况下,如何快速记住要购买的物品呢?
香蕉2.苹果3.鞋刷4.牙膏5.杯子6.土豆7.番茄8.面粉9.面包10.橘子
要想有又好又快地记住她们,你需要一些好的记忆方法,请一起期待下一节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