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
望子*,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教育子女最终的夙愿。
先让我们来看一则小故事:
一位印度物理学家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将一个房间里放了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在墙上开了一个洞来观察里面的情况。
选了一些不识字的孩子来到电脑房间里,让其接触电脑。电脑软件是全英文的,父母看不懂,更别提刚接触电脑没有学过英语的孩子。电脑上没有任何教程来教他们使用电脑。
他们一不懂电脑知识和术语,二不懂英语;是不是面对未知的东西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呢?
可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这些不识字的孩子几乎瞬间掌握了电脑的各种基础操作技能。
于是,这位物理学家带着疑问问其中一位,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他们凭借着探索一台电脑的内在动力,凭借着兴趣和好奇心做到的。他们通过自己的方法给电脑各部件命名,比如用印度神话‘湿婆之鼓’来称呼鼠标箭头。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是知识的萌芽。-------费朗西斯.培根
可见,在教育孩子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挖掘孩子的兴趣是多么的重要。
“妈,你为什么当初不逼我?”从玩到主动学习,除了逼还有好方法,那就是挖掘孩子的兴趣。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和兴趣培养过程中会常犯哪些错误呢?
1、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没有取舍
吉普林忠告”:同样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越小;碰到棘手的麻烦越少,遇到真正的麻烦时就越容易束手无策。
并不是所有的兴趣都有益于孩子的发展,或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古时候,有皇帝不理朝*,整天就想着玩蛐蛐,踢蹴鞠;这也是兴趣所致,但是这样的兴趣更多的是玩物丧志。
而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玩游戏是一个道理,多数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其实就丧失了志向;只有个别当作了偶然娱乐活动。
2、奖励式的学习最终转移了孩子学习的目的
心理学理论“德西效应”告诉我们: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人的内在动力,但过多的奖励则容易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内在动机。
而一味的奖励则会让孩子把奖励当成是学习的目标,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
不谈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就是如此。开始的奖励会有促进作用,会积极的去完成你规定的作业;可是,之后随着做什么都要奖励;他更在乎奖励的东西,而不是学习了。
对于奖励品是什么更在乎,而学习则成为了手段。
3、兴趣是兴趣,学习是学习,没有打通底层关联
大人们往往将兴趣和学习割裂开来。
孩子一回家,马上做作业去,马上学习去;而当孩子去画绘画,去读会课外书,又或者玩个其他。
家长马上就会来一句:“赶紧写作业去,有时间了多去预习会课本。
长期以往,家长将兴趣和学习给对立了起来。一谈到兴趣爱好就是玩,孩子的兴趣爱好慢慢的被家长给剥夺了,同时对学习慢慢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让孩子安心的去做作业,但是他在干嘛呢?其实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心里一直想的是玩,将大把的时间都浪费掉了。
我们倒不如让孩子先玩个痛快,回来再去做作业。
那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将其和学习串联起来呢?
1、挖掘孩子兴趣,启发做事的意义
来自美国的心理学专家亚历山大·鲁宏认为:“人的个性像树的年轮一样,每一圈代表的意义不同。
最里面圈子婴儿期代表享受与爱;
往外孩童圈代表创造与幻想;
再往外少年圈代表玩耍与嬉戏;
靠外青年圈代表爱与探索;
最外圈成年人圈象征现实与责任。
一个完整之人需要具备以上特征。”
少年就是玩的年龄,善于发现孩子玩的乐趣,找到孩子玩的兴趣点很关键。
我们要善于挖掘孩子做这件事的意义,人生最幸运的是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找到做这件事的使命感,并且努力去实现它。
张伟丽作为一个女孩子,从小并没有像大多数女孩喜欢玩偶和过家家,而对武术表现出了深厚的兴趣。
她为了梦想全力拼搏,从健身房到走上格斗场,从打工妹成为冠*,她在荣誉的殿堂高高升起了中国国旗。
她始终心系格斗运动的未来发展,希望通过她这次冠*能吸引更多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