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如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可能会回答:“让孩子尽早地接受早期教育”“让宝贝早早地掌握一门才艺”“让她进入一间名牌幼儿园”“让他学会英语”……我觉得,以上父母望子*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并不能真正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真正让他们赢在起点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我阅读了刘良华教授的《新父母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深感共鸣。
从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看,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依然是短板,但这两种类型的教育却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关键。我原本是研究“基础教育”的,九年前,我开始转向“职业教育(技工教育)”。八年前,我开始接触“学前教育”并参与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这个转向,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对我个人来说,很有意义。因为我发现,仅仅谈论“职业教育”是不够的。尽管我们的课程设计得再好,教师们的专业智慧再高、人格魅力再强,但总有一些“问题学生”让教师感到无能为力。如果学生父母的教育方式、教养方式是不对劲的,如果学生的家庭环境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支持,那么,教师对学生几乎爱莫能助。“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根教育”。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主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家庭教育是人成长的根部,后续的学校教育起到的仅仅是促进和补充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太难了,比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都要难。可是,大多数的父母普遍坚持随意而轻松的心态:只要有结婚证,就可以生孩子;只要自己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认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爷爷奶奶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因此,“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还有,我们的父母太忙了,工作谋生是命根,孩子仿佛是个附属品。部分父母以为孩子1至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其实不然。在孩子成长的关键年龄,父母最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3岁之前是动物世界式的“爱的教育”;9岁之前是孩子建立规则、过有情趣的生活和自食其力的关键期;13岁前后是形成自理生活习惯和自学习惯。
对父母来说,陪伴不仅只是“和你在一起”,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教育影响。父母的责任就是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
一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故事给孩子提供“正能量”和主流的“核心价值观”,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培养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促进言语发展;
二是和孩子一起游戏、游玩,对于学前儿童甚至我们这帮“大小孩”来说,游戏都是很好的教育载体,在游戏的过程可以寓教于乐,体验积极的情感、学会尊重对手、控制情绪、遵守规则,但我比较倾向于让孩子们玩实实在在的、体现“身体教育”的游戏,而不是“冷冰冰”的电子游戏;
三是邀请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参与家务劳动。当前国家提倡各类学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在当今社会,劳动对孩子的成长尤其重要。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抓起。父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防止那些“衣食无忧”的孩子走向身体和智力的衰落。只有真实的劳动才能阻止人的衰落。智慧的父母会把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当做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他们在过程中珍惜父母的劳动并因此而对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再平常不过的家务劳动,例如缝补衣物、修理玩具和家具,都能增进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养成了这些劳动习惯,长大后,他就学会了“缝补生活”和“修理生活”,有效地避免了他日后成为“学富五车”却不懂独立生活的人。
父母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为了给孩子提供适宜成长的环境,父母需要特别留意三件事情:
一是夫妻之间的情感生活,夫妻“相敬如宾”才能让孩子学会如何宽容并欣赏他人;
二是“吃饭的习惯”,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三是“作息习惯”,尤其“早睡早起”和“坚持运动”的习惯。“早睡早起,身体好”是不言而喻的道理。有些家长天天催孩子早点睡觉,自己却每晚看电视剧到深夜。如果父母没有好好示范“早睡早起”,孩子是无法“遵命”的。有两个成语非常好,我上课时也经常跟我的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强调的,一个是“耳濡目染”,另一个是“潜移默化”,都是说明了“身教”重于“言传”。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直接投射了家长的状态,可以说,“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个问题家长”的说法一点不假。电视的“影响力”已经不复当年勇了,更可怕的“敌人”是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如果说我们是“数字移民”的话,我们的孩子就是“数字土著”。我不太主张小朋友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哪怕是电子化教育游戏),因为它会过早地改变孩子与客观世界的“交互方式”。为了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全家人最好少看电视、少玩手机,争取留多点时间一起做运动。“坚持运动”的好习惯,能为孩子毕生的健康生活打下基础。家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摆正位置,树好形象”,孩子自然“不令而从”。
另外,过早或者过多地接触早期教育尤其是“特长教育”,也不是好事。早期教育的方法必须要符合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不能“揠苗助长”;学习的东西必须是基于孩子的兴趣和孩子的特长,而不是“强人所难”。孩子性格上的差异和性别上的差异很容易被发现,但智能上的差异往往被家长忽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到,人的智能有八种: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优势智能。有的人擅长语言智能,有的人擅长数学逻辑智能。有的人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不发达,但是,他却长于身体运动智能或人际关系智能。因此,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因材施教,切忌让音乐天才去学“编程”。如果孩子确实无法在普通教育中找到优势,就鼓励他们选择职业教育成才之路,毕竟行行都能出状元。
刘教授在书中还提到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我就不逐一分享了。家庭教育是个值得我们一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