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餐后饱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或反酸为主要表现而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症候群。
二、临床表现
婴幼儿消化不良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阵发性哭吵、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喂养或吞咽困难、便秘及腹泻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
1、婴幼儿肠痉挛多表现为阵发性易激惹、烦躁或哭闹,开始或停止没有明显诱因。
2、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恶心、呕吐。对于小婴儿,常表现为溢奶,稍大孩子常有呕吐,一般不严重,呕吐物有酸味。
4、口臭。大便恶臭,可伴随少许不消化食物残渣。
5、起病多缓慢,持续或反复发作。
三、诊断
有消化不良症状至少2个月,每周至少出现1次,并符合以下3项条件:(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2)症状在排便后不能缓解,或症状发作与排便频率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无关;(3)无炎症性、解剖学、代谢性或肿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释患儿的症状。可参考罗马Ⅲ标准。
四、检查
1、第一线检查: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上消化道内彩胃肠钡餐检查、肝胆胰腺B超
2、选择性检查:肝肾功能、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检查。
3、对经验治疗或常规治疗无效的FD患儿可行幽门螺杆菌(Hp)等检查。
4、胃功能检查:对症状严重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FD患儿,可进行胃电图、胃排空、胃肠道压力检测等胃肠功能性检查。
五、治疗
1、一般治疗:帮助患儿的家长认识、理解病情,指导其改善患儿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去除与症状相关的可能发病因素,提高缓解症状的能力。
2、药物治疗:一般疗程2—4周。治疗无效者可适当延长疗程,并可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有Hp感染者,需行Hp的根除治疗。
(1)促动力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是能增加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促进胃排空,明显改善FD患儿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5羟色胺4(5-HT)受体激动剂:枸橼酸莫沙必利,可明显改善FD患者早饱、腹胀。
(2)抗酸及抑酸药。常用的抗酸剂有铝碳酸镁、复方氢氧化铝等,可以缓解症状。抑酸药包括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和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
(3)根除Hp感染。虽然Hp与FD的发病和症状间的关系尚不确定,临床上对于伴Hp感染的FD患儿仍建议进行根除Hp的治疗。
3、精神心理调整:医生应该具备足够的同情心、耐心。给予一定的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或心理干预,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安慰剂,大部分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而对抑酸和促动力治疗无效、且伴有明显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可以请心理科医生协助诊治。
六、预防
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生活要有规律,定时入睡,适当运动;避免食用刺激性的辛辣食物及生冷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暴饮暴食,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及饮用各种易产气的饮料。
=====================
文章作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
以上内容由国家卫计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