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买到《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作者是大岩俊之,一位日本的指导教学的讲师,书中介绍了另外一本书《同时读10本书》中的并列读书法,作者是成毛真先生,百度了一下,也没找到有关成毛真先生以及这本书的介绍。
《同时读10本书》中的“并列”读书法观点是:不是每次就读一本书,而是在不同场所读不同的书,在一天的时间里同时阅读几本书。
利用这种方法读书,大岩俊之先生写道:当每次阅读不同的书籍时,就会拼命回想“上次读到哪儿了?”、“这本书是讲什么的?”短短一天时间内,多次阅读不同书籍,这样一来头脑也不断转换思考,反而对书本的印象便深了。
我近期也尝试了一下这种方法。我选择的书籍有:《培根随笔》、《水浒传》、《批判性思维工具》、《实用性阅读指南》、《中国古代史》等五本书。除了有大岩俊之先生不同书籍之间不断转换思考的体验外,还悟到一个更妙的益处:几本书之间的观点相互穿插,互相印证,得到的收益更多。
《实用性阅读指南》中要求阅读要有意识地“输出”,我把《水浒传》中听到的故事情节凝缩之后,写成故事梗概;《批判性思维工具》书中要求思考者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思维要素和思维标准,我就把《培根随笔》中读到的观点进行一番分析;《水浒传》一书的写作背景是北宋末年,成书于元末明初,我就和《中国古代史》进行一番对照,等等。
《培根随笔》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水浒故事让我获得快乐,思维工具使我思维敏锐,中国古代史丰富了我的历史才学。
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