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被诊断为糖尿病近10年,之前一直靠口服降糖药。最近,由于口服药控制血糖的效果不佳,他接受了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方法。然而,刚用上胰岛素,他身上就出现了很多皮疹,一团团红色疹子让他瘙痒难耐,经检查后被确诊为胰岛素过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今天小微就来和大家谈一谈胰岛素过敏。
什么是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过敏,又称胰岛素制剂过敏,是蛋白质类药物过敏中的一类特殊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根据症状表现不同,可将其分为局部过敏反应和全身过敏反应两种。
局部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有灼烧感、瘙痒、风团、红晕伴丘疹、皮下硬结、水疱等;全身过敏可出现荨麻疹、寒战、头痛、高热、全身瘙痒、哮喘、憋气、腹痛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一些糖尿病患者有过其他药物过敏史,或者是天生的过敏体质,很可能也会对胰岛素本身过敏。医院就诊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病史详细交代清楚。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过注射胰岛素后全身性反应,甚至出现了休克症状的话,那么应该暂时停止注射胰岛素。
为什么会出现胰岛素过敏?
出现胰岛素过敏,主要有以下五种原因:
患者为高敏体质。
2.对动物胰岛素过敏:由于动物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与人胰岛素有差异,可产生抗原性,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不过因为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的出现,动物胰岛素制剂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所以该类过敏发生率较低。
3.对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过敏:目前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方面是高浓度的胰岛素在体内可形成多聚体形式,从而造成三维空间结构改变,导致机体产生抗原性;另一方面是对药物中的辅料(如鱼精蛋白、间甲酚、锌、甘油等)过敏,目前可以采用皮试方法诊断是否对个别胰岛素的添加剂过敏。
4.对胰岛素类似物过敏,该类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可能与其制剂中的附加成分有关。
5.心理因素产生的“过敏”,有时候一些糖尿病患者因为对胰岛素治疗有强烈抵触情绪,在被迫接受胰岛素治疗后,因心理上不能接受而产生部分躯体症状。
胰岛素过敏该如何处理?
在确诊胰岛素过敏后,改用口服降糖药物作为首选方案。但多数情况下,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对于不能耐受胰岛素过敏症状的患者,可进行脱敏治疗。
适应症:必须使用胰岛素而又不能耐受胰岛素过敏症状的患者。
方法:将胰岛素制剂稀释至原液的10-4~10-6作为起始剂量,然后以每15~30分钟的速度逐渐增加浓度(一般采用2、5、10倍递增)的方式进行皮下注射,每一数量级试验3个浓度。
随着胰岛素泵的不断改进,如今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技术已成为一种较方便的脱敏治疗方法。所以也可以选择用胰岛素泵来进行脱敏治疗。
胰岛素泵通过调整泵速的形式,以达到准确微量释放胰岛素的效果,因此逐渐增加泵速即相当于逐步增加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可以达到与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同样的脱敏效果并且更为精确。
除了以上传统的胰岛素脱敏疗法,目前还有二线治疗如抗IgE抗体治疗(需用靶向药物进行序贯治疗)、胰岛细胞移植等。
总而言之,小微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注射胰岛素后发生过敏的现象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采取措施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