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有过这样的段子讲解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羽,张飞对大哥刘备表忠心,关羽说:关某虽一介武夫,亦颇知忠义二字。正所谓择木之禽,得栖良木,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矣。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为刘兄之躯。但凭驱使,绝无二心。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生相伴,生死相随。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而身边的张飞只能抱拳回答三句:俺也一样!
有机会读书,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有能力把书读好,更是一种能力。不是所有人有机会读书,喜欢读书,也不是所有人拥有把书读好的能力。如何寻找到一本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效理解消化书中的内容,日本知名的“读书家”,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校长出口治明结合自己常年的读书经历与阅读经验,在《书的使用法》里一览无遗,深入挖掘阅读的深度,提升阅读体验。
作者出口治明,从小嗜书如命,他每周能读书十本以上,就算在创立公司的繁忙之余,也保持着一周读完三到四本。他的读书习惯就是睡觉前拿出一小时来读书。为什么读书?他的回答是:因为有趣。对于读书就好像是品尝美味佳肴的出口治明,他在《书的使用法》中用书是什么、书的选择、与书交流、书的使用、热爱读书五章内容来解读“读书的乐趣”和“读书的用处”两个问题。
一、知识是力量,修养书中来
从没听过中国音乐的坂本龙一用了两周的时间为电影《末代皇帝》谱写44首主题曲插曲,其中的《WhereisArmo》横扫奥斯卡金像奖、格莱美奖和金球奖。而他却说“虽然我经常被称为天才作曲家,但实际上我觉得自己没有才能。”出口治明用坂本龙一、香奈儿成功的案例来证实修养就是“想要了解更多”的精神态度,而获得修养的三条途径人、书、旅行中,书最为有效。
书具有其他人与旅游不具备的优越性:古籍很少出错、花费时间与成本低、不受场所限制、有深度广度,且能获得比亲身体验更佳的经历。
比如阅读一本历史书,可以知晓古代王朝将相、帝王权谋,穿越时空感受中原大地干戈之争,书籍带给人的主观感受与知识量是其他途径很难达到的。
古代就有重视读书的传统,中世纪的欧洲有“自由七科”,中国有“四艺”。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通用,原先阅读报纸书籍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转向了互联网。出口治明并没有否定互联网的碎片化阅读,而是可以将三者结合起来分别使用,看报纸和互联网用来快速了解世界,书籍进行系统专业的学习。
二、选择有趣的书、选择与书交流
读书是一种学习方式,让自己开阔眼界,提高技能,对人包容,对世界有更深的洞察。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晚年喜易,阅读多遍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领域,然后读书去学习认知。出口治明认为要想系统学习新知识,至少需要读七到八本书,且要从厚书读到薄书。定下学习计划,将学习内容系统化,自然就能学以致用。
书籍的选择也很有讲究。拿中国四大名著为例子,目前市场上很多的简化版或者儿童版本缺失了很多原著古文的精髓,因为阅读最好还是要选择古文原版,原汁原味,体现古代文化与文字的深刻含义。至今市面上广为大家阅读所知的大部分还都是经典书籍、比如司马迁的《史记》,莎士比亚的悲喜剧、雨果、巴尔扎克、海明威等中外大家精品,这些都是人类最基本普遍的喜怒哀乐的人性本身的具象。
所以读书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选择经典作品。对于现代书,不需要看什么铺天盖地的宣传,自己阅读前五页基本就知道是否是精品还是滥竽充数的作品。
中国古人读书自有一套礼仪,“沐浴焚香、净手煮茶”营造宁静清心的环境氛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北宋的欧阳修则“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抓紧一切时间一切条件读书,出口治明也强调读书要有规矩,这是与作者进行正面的交流,“扎好领带。端正坐姿,带着认真的态度读书”,集中力量读一本书,“每天早晨用一小时看三份报纸”“每天读睡觉前用一小时看书”是作者坚持40多年的读书习惯,书是人,所以要有真诚的态度去读书,去和作者交流。历史类的书可以多看几个版本,而商务书籍,比如当今社会机场里、某些视频里宣传的那些成功学之类的书籍,可以尽量远离,虽有精品但大多数难有裨益。
三、使用书籍、热爱读书
培根在《论读书》里有一句名言: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读书不一定是学习,如果不思考也一样没用,因此读书思考并进行输出交流,才能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