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
“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真诚的情感流露,它呈现一个伟大的生命,展现一个宏大的精神空间与经久不衰的整体性精神。事实上,一切历史发展都是依靠传递生命感受来实现的,这一过程表现出人类情感的带动性与目的性。
生命是世界的一部分,人的世界观具有局限性,但这并妨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把握。这是因为世界赋予了人类真实的生命感受,它让人们无法逃离宇宙发展大势。这种生命状态被哲学家提升为一切事物发展的整体性精神,其价值取向具有强制性,如痛苦是违背价值取向的生命感受,它会让人收敛自身的欲望。
物质决定意识,历史决定现实,人类精神与生俱来,任何一种精神框架都伴随生命发展不断地被充实。这在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展露无遗。今天,人们感受哲学家的情感带动与精神魅力,不仅是历史的客观需求,更是现实(历史关系)的客观要求。
苏格拉底认为精神的最高境界是美德,柏拉图则构建了一个以理念为客观节点(自身整体性关系)的精神框架,但精神带动还需要一个逻辑驱动器,这个是亚里士多德要干的活。
从个性立场出发,精神是历史与现实之间整体性关系影响力;从整体性角度看,将精神落到实处还需要个性之间的统一意志。于是,面对诸如孔子、老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的生命个性,我们只能通过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去感悟他们的生命热情,为我们伟大的时代精神添加各种哲学思想的润滑剂。
社会实践是实现生命感受的过程,它从自发到自觉。整体性关系即个性自身整体性发展关系,整体性即层次化的看清历史,人的一切生命感受就是整体性框架下各种客观领域的历史需求,如在因果关系中,经验上太阳会给石头加热,这就是从整体性角度去感受来自太阳与石头这两种客观领域的历史需求。
事实上,今天的哲学家们依然为诸如“因果关系”“量子关系”寻找支撑体系而烦恼,我们认为,这个体系就人类生命自身整体性关系。于是,我们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意义之界定就是他们自身的整体性影响力。
西方哲学思想的生命链条
哲学家在观察整个世界,首先,苏格拉底确立了人在意识领域的主体地位,其次,客观立场不同,主观意识就存在差异,柏拉图从世间万物中提炼出“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从各种“理念”中感悟到“形而上学”,于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了以整体性影响力为精神融入点的人类生命链条。
譬如,培根的哲学与实践志在实现科学复兴,增强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带动力量—“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将生命自我的存在纳入哲学视野,其普遍怀疑论成就了西方理性主义;牛顿对科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哲学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支撑;康德通过洞察历史深处的蛛丝马迹(知性范畴)探究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以及由于道德的存在让人性获得解放,即心灵的自由;黑格尔的逻辑运转赋予了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精神控制力;叔本华将世界的一切归结为每个人的自由意志,挑战一切权威,甚至上帝;尼采的“上帝已死”让人们感到了现实的精神失落与道德危机,而其超人思想反映人的现代意识,肯定人生价值…….这一切为西方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生命动力。
亚里士多德的整体性影响力
亚里士多德(前—前),古希腊人,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涵盖道德、美学、逻辑、科学、政治与玄学。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年的重要著作,奠定了当时西方思想理论。因此,《形而上学》被称为“第一哲学”。然而,在二十世纪,形而上学成为逻辑实证论者们争论的议题,提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我们认为,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并跟随柏拉图十几年的亚里士多德必然是柏拉图的忠诚粉丝。因此,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科学的追求,特别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无疑为柏拉图的“理念”做背书。
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首先,亚里士多德认同柏拉图的“理念”是一种整体性影响力,也就是“理念”的精神意义。其次,亚里士多德为柏拉图的“理念”寻找客观支撑。于是,亚里士多德成为把唯物论与唯心论统一起来的历史第一人。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是不依赖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柏拉图的“理念”是客观唯心主义,他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世界的精神本源,这种精神本源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并具有规律性。
我们认为:客观唯心主义产生于对个性自身整体性关系的绝对化,柏拉图的“理念”因受历史条件限制必然如此。于是,“理念”就是一块石头,既是实在的,也是空虚的。
个性是历史范畴,“绝对化”导致对一切历史及其历史关系的固化,即客观节点或个性自身整体性关系的僵硬,从而让一切经验的、先验的历史影响力因缺乏逻辑(整体性关系客观化形式)的束缚而肆意妄为,似乎成为人们永恒不变的理念。
于是,“理念”何以能够成为“理念”,成为亚里士多德关心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柏拉图的“理念”仍然是一种“形式”,也是由“质料”组成的。
“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譬如,人这就是一种“形式”,有思考能力与各种行为,但人作为事物他只能是叫做人的物质。
我们认为:亚里士多德以一种个性之间整体性发展视觉,将“理念”空间化、层次化,并揭示了个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动力因),逐渐形成了诸如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理念”形式,其思想的形成在于他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其主要手段就是他的逻辑学《工具论》。重要的是,这些“理念”的内在规律性因素(如偶然性、必然性、确实性、潜在性)成就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灵魂。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哲学发展开拓了无限的思维空间,精神框架已经搭成,精神的运作方式也已形成,谁有兴趣(取决于历史客观性与现实带动性),谁就去攀爬,谁就去尝试,这让后来的西方哲学家找到了自身的哲学思考历史切入点。
或者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构建的哲学框架为未来的西方哲学思考提供了几乎所有的支撑点。尽管“支撑点”依然虚幻,但在那个历史年代已经最接近真理了。由此所引发的哲学思考,即对“支撑点”的不断客观化将西方社会发展引向光明。
回溯历史,与古希腊哲学同一时代的中国哲学则更加灿烂辉煌,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中国哲学思脉及其社会实践不断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注入活力,从而使中华民族能够始终保持永不间断的文明发展状态。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成就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成就包括逻辑学的《工具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论》;自然哲学的《物理学》《气象学》《论天》《论生灭》;论动物的《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尼各马克伦理学》、《城邦制》;
论人的《论灵魂》《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伦理学与政治学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政治学》《雅典政制》《大伦理学》《欧代米亚伦理学》《论美德和邪恶》《经济学》;美学的《修辞学》《诗学》《亚历山大修辞学》。
1.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把思维形式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把他的发现运用到科学理论上来。作为例证,他选择了数学学科,特别是几何学,因为几何学当时已经从泰勒斯想对土地测量的经验规则给予合理说明的早期试验阶段,过渡到后来的具有比较完备的演绎形式的阶段。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在研究方法上,他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来自百度)
我们认为,“逻辑”就是先来后到,是历史规律表现形式,是个性之间整体性关系客观发展过程的历史沉淀,它好比驱动程序,譬如,辩证逻辑。一切先验的东西都是逻辑运转的历史惯性,人们只有深入挖掘历史,洞察历史的内在,才能在现实中不断得到历史的支撑。
2.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开启人类对存在的思考。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里说:有一门学术,它研究‘存在之所以为存在,以及存在由于本性所应有的秉赋。
《形而上学》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是在研究层面开辟出对统一理论的解释;二是在哲学教学层面,它提供了一个可以迅速进入《形而上学》文义的全景式结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被称为“存在”有四种意义:1.偶然的属性;2.必然的本质属性,既范畴,如实体,以及性质、数量、关系、主动、被动、处所、时间等,这些都是任何一个事物身上的必然的存在;3.确实性;4.潜在性。
有些东西虽然还不是现实的存在,但却是潜在的存在。这里最重要的还是前两种存在的分别,特别是第二种存在内部的区分,其中,主要是“实体”的存在和其他范畴的存在的区分。由这里就引出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
虽然亚里士多德极力想把普遍和个别统一起来,但是依然没有最终完成。在其《形而上学》中,他说:“纵使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星辰,但那个永远之实体会一直在那,永无变更。即便我们的意识没有了,那个独立的客观实在依然在那。”重要的是,这为以后的哲学发展提供各种想象空间。(资料来自百度资料)
3.自然哲学
早期的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本体论,认为万物由某种元素组成,这种元素不生不灭,自古有之。“元素”不会万物的改变而消失,这种理论就是“质料因”,譬如,泰勒斯的基本元素是“水”,阿那克西美尼(米利都学派)的则是“气”,赫拉克利特(艾菲斯学派)认为世界是由“火”构成的,这些都属于“单元素说”。
与“单元素说”相对的是“多元素说”,譬如,恩培多克勒(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基本元素分为水、火、土、气四种,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认为是原子和虚空两种,阿那克萨哥拉则提出微分的聚散是万物生灭的原因,微分永恒存在,“单元素说”与“多元素说”都是相对客观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单元素说”“多元素说”没有说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元素能够演变成万物,也就是说缺乏对动因的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动力因”在“质料因”的前面,是更早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与柏拉图相悖,不过,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及自然哲学观。
但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一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二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三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四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思想。(资料来自百度)
4.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他主张全民教育,即国家应该不分阶层、等级,对所有的孩子们进行公共教育,并提倡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方法,重视练习活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
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反对学生的言听计从,唯唯诺诺,他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的能力,塑造“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的精神品格。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涵盖人性论、认识论,以及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具体方法。关于认识论,他认为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他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的与非理性的状态,理性的是思维、理解、认识,而非理性的就是本能、感觉、欲望。
灵魂借助于感官去感知外界事物,被感觉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同时,他又认为感觉的作用是诱发心智,从而使人通过理性的思考获得真理与知识。可见,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在于将灵魂从非理性的自发提升到理性的自觉。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以开发智力为重点,他主张并不同时期的教育应有所侧重,譬如,儿童期以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等学科。
他特别强调艺术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积极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滋养理性之功能。我们认为,艺术是整体性精神表现形式,整体性来自历史与现实,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是一种精神带动过程,从而使人解除疲乏、开启心智、塑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
5.政治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同时也主张人应该有自身的权利,并要求实现城邦与公民之间的利益平衡。
为此,其均衡正义原则在于: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他的政治主张是民主制与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制,在行政上实行君主制,并提出了分权学说。
亚里士多德根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维护全体公民利益把城邦分为六大类。并论证了各种整体的演变,其演变是逐渐变坏,其原因则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不宜改革。(资料来自百度)
亚里士多德名言
在此,我们通过亚里士多德名言去感受哲学思考的无限空间:
“卑微的人服从恐惧,高尚的人服从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喜爱孤独者,非神即兽。
教育是富有时的饰品,穷乏时的避难所。
一个人只有超越了恐惧才是真的自由。我不能挽留昨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
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摘自百度)
(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
本文由夜莺出书网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