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梁捷讲过一段经历。
他的朋友是大学老师,一次,朋友到上海中学去办一场介绍诗词的讲座,有学生提问:如何理解德勒兹“无身体的器官”概念。
德勒兹是法国当代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在课本和中学读物中几乎没有涉及,但却进入了一个中学生的视野。
这让朋友大惊失色,他在大学里都没有遇到过这么难回答的问题。
我们常常感慨今天的孩子竞争尤其激烈、内卷尤为严重,其实竞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在每一天你做什么事、听什么话、读什么书中逐渐拉开的。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读书,是打开视野的最好工具,也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投资。
与什么样的书为伴,决定了一个人的见识和作为。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说:“也许,因为我童年的生活环境很脏乱,书籍就成为了我理想的避难所。”
试想你会在什么时候想到读书?往往离不开这三种情况:
一是孤独。
一个人在闲暇时,最难面对的是无所事事的时光,这时候,书籍是最好的伙伴。
莫言回忆自己童年的经历时提到:“我童年时,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只好一个人看‘闲书’,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二是迷茫。
清醒时做事,迷茫时读书。每当我们不知道怎么做选择,看不到未来的方向,遭遇变故走不出低谷,就会想去书里找答案。
三是无措,也就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工作中遇到难题,要看提升技能的书;有了孩子角色转变,开始看育儿的书;人际交往不畅,要看提升情商的书;独立生活需要更多钱,要看理财投资的书……
十点君曾做过一个“向世界安利本书”的活动,邀请大家选出一本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近两千条留言中,被推荐最多的,是余华的《活着》,其次是《平凡的世界》。
推荐《活着》理由很相似: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低谷、一些至黑至暗的时刻,这本书让你相信,你遇到的困难,跟书里的福贵比起来,都不算什么,活着本身,就是意义。
而每一个被《平凡的世界》感动的人,也都在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也许是渴望充实精神世界的孙少平,也许是承担生活重担的孙少安;
也许是善良、勇敢的田晓霞,也许是不服输的贺秀莲……
总有一个人会让你看到平凡人生的不平凡之处。
一位文化博主曾经在春节回乡时做了小型调查,她找了20个从一二线城市回乡过年的人,问他们对阅读的看法,得到的答案是:不读。
有人说,工作已经够累了,休息时就要放松;
有人说,手机不好玩吗?哪有时间看书;
更多人认为,孩子多读点书就行了,大人只管好好赚钱……
殊不知,模仿是人类最基础的学习方式,孩子爱不爱读书、习惯好不好,是从身边人身上学来的。
一项针对个英国成年人的民意调查就显示,把读书当成爱好的人,具有更好的社交技能、更顺畅的亲子沟通,整体幸福水平也高出不读书的人。
书到用时方恨少,蔡康永有一段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有些人之所以赢得机会,是因为在机会到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不是大脑空空如也地等待机会降临。
年轻时,我们都是为了学历、文凭而读书,那只是进入社会的一个起点,走进社会后能不能继续为自己读书,决定了你能走多远、走多高。
错过一本好书,可能就错过了一个重要的启发、错过了一次与智慧相遇的机会、错过了一段疗愈自己的时间,那种遗憾的感觉,不亚于错过一个知己、一个高人。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一个人想在某一领域达到极致,需要一万小时的积累。
当你的阅读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你读过的那些人物、浏览过的常识与知识、见识过的大千世界,就会融入到你的身体里,塑造你的谈吐、你的气质、甚至你的命运。
可对疲于奔命的我们来说,“没有时间”,成为了读书最大的阻碍。
买了很多书,没有时间读;又或者花了很长时间读完之后,什么都没记住……
这个时候,我便是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