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宝宝3天没拉臭臭,是便秘了吗崔玉涛教您
TUhjnbcbe - 2024/9/15 17:16:00

以前听到老人说起养育孩子的不易,总是说“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觉得非常“好笑”。你要说养孩子辛苦就直接说你有多辛苦好了啊,干嘛非要和“屎尿”扯在一起啊。自从当了妈,从一个经过垃圾箱旁边都要捂鼻子的“小仙女”变成了一个整天留心着宝宝的“屎尿屁”的“老妈子”,才深切的体会到了这种感觉。难怪俗话说: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子孙。古人诚不欺我也。

宝宝的“便便”——检测健康的“信号灯”

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他们自己不能说出自身的不适,那么家长和医生只能通过一些孩子的侧面情况了解孩子所发生的问题。其中,宝宝的“便便”就是宝宝健康的“信号灯”。有宝妈吐槽说:从当妈妈开始,自己就开始踏上了每天“等屎”的不归路,孩子拉得少,担心;拉得多,也担心;不拉,更担心。

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变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宝宝便便的颜色、性状、次数都和宝宝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它是反映宝宝胃肠道功能的一面镜子,家长通过观察宝宝的“便便”的性状,是了解宝宝消化状态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调整孩子饮食的重要依据。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宝宝便便的次数、颜色和质地常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密码”,它能反映出宝宝的消化功能状况,亮起健康异常的红灯。家长若能重视对婴幼儿大便的质地、色样和次数的观察,正确地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大便,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消化道的异常,为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爸妈们可以通过细心观察“便便”来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但是有很多新手宝爸宝妈比较犯愁:宝宝的大便颜色怎样才正常?宝宝一天拉了3次,是不是拉肚子了?宝宝都3天没拉了,是不是便秘了......关于宝宝“便便”的疑问,我们都可以从这本《崔玉涛图解宝宝成长3—消化排便》中找到答案。

宝宝各个成长阶段“便便”大不同

宝宝的大便,一直是让妈妈们紧张、焦虑的问题。但其实“每个娃的便便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宝宝,在各个成长阶段,由于消化道发育逐渐成熟,所以每个阶段的便便都不一样,加上营养吸收、食物种类等,宝宝的便便受到外界影响,更会有微妙的改变。那么,家长如何识别各个阶段宝宝的便便呢?

1、新生儿的“胎便”

宝宝在出生24小时内,就会开始解出“胎便”。“胎便”是宝宝在妈妈子宫内,吞入了子宫内的羊水、脱落的上皮组织等物质,经消化道后排出的粪便。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

胎便的排出说明宝宝的肠胃系统开始正常工作了。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2、纯母乳宝宝的“便便”

初乳有通便的作用,能帮助宝宝排出胎便,当宝宝正常吃奶,而且胎便也已经排完后,宝宝大便就会变成棕绿色的,呈稀软的颗粒状,之后会变成比较黄的大便,没有难闻的气味。吃母乳的宝宝大便稀软但有质地,有时呈颗粒状,有时呈凝乳状。

3、配方奶宝宝的“便便”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

4、辅食宝宝的“便便”

添加辅食后,宝宝大便就变得让人“厌恶”多了。随着宝宝吃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大便也会变得更稠、颜色更深,而且气味也更难闻!当宝宝开始吃质地粗糙的食物时,你会发现那些富含纤维质的食物,比如玉米粒或豌豆,会被宝宝直接排出来,这都没关系。等到宝宝的胃肠道发育得更好,能够有效地处理这些食物,问题就会解决。

宝宝个体差异大,排便规律很关键

判断宝宝身体健康状况,除了看便便的颜色,父母们还要注意宝宝便便的次数。从孩子出生3天后,到满月的这个阶段里,宝宝的消化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对于摄入的食物,还是没办法一次性排空。这时候,宝宝排出大便的次数会比较多,可能一天有5~6次左右,这个频率是正常的,不一定代表宝宝在拉肚子。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母乳喂养的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一天会拉4次以上,也可能3天才拉1次(甚至更久)。只要宝宝排便容易且大便是软的,就不要担心。

配方奶不能像母乳那样完全被消化,配方奶宝宝通常需要每天至少排便1次才会舒服,越长时间不排便,大便就会越硬,也就越难排出。日常生活里,宝宝1—3天排便一次,或者一天内排便1—2次,宝宝排便时没有痛苦、哭闹等情绪,一次排便时间不超过30分钟,都属于正常排便。如果宝宝3天甚至更长时间没排便,就可能便秘了,宝宝晚上睡觉前妈妈可用手沿着宝宝肚脐先顺时针方向后逆时针方向按摩一百下,这方法有促进肠蠕动帮着排便的功效。

我家若兰宝贝从出生到1岁半,总共去过3次医院,而且还都与“便便”有关。第一次是在宝宝40天左右,宝宝连续一个星期没有拉臭臭,虽然老人说宝宝是在“攒肚子”,但作为一名新手妈妈,这时候根本是坐不住的,不顾当时正是大雪天,自己还在“坐月子”,医院检查,并坚持让医生给“通便”,结果只“通”出了很少一点,医生说宝宝的便便颜色、性状都再正常不过,看起来精神状态也很好,让我“回家等着就好”。第三天(也就是说总共间隔了十来天)果然拉出了好大一坨“金黄色的软便”。

医院,是在1岁左右。大概是3个月之后,一直都是1天1次大便的若兰,那一天突然就拉了3次(金黄色糊状软便),我一看“情况不妙,宝贝拉肚子了,医院”。医院,和医生说明情况,医生说要化验一下大便,但宝宝一直没有要大便的意思,医生让回家等拉了之后在1小时候内送过去化验,结果宝宝一天都没拉,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又拉了一次金黄色的软便,医院化验,这次“拉肚子”事件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有消化系统强健的宝宝,也有新陈代谢慢一拍的宝宝,这都属于健康范畴内的个体差异现象。宝宝大便的形态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宝宝月龄、喂养方式、是否添加辅食等。从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宝宝大便经常会发生变化,大便次数也并非一成不变。所以,要宽容对待孩子的大便,做一个放松的妈妈。

七彩便便学问多,异常信号要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为宝宝清理便便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了。细心的宝爸宝妈会发现宝宝并不是每次都拉“金黄色的软便”,有时候还会拉出五颜六色的便便。那么,宝宝拉出“不正常”(非金黄色)的便便,就一定是“生病”了吗?这个也要分情况。

1、便便颜色丰富多彩的原因

第一个主要原因是来自食物。前面已经提到,母乳喂养的宝宝的便便一般是“金黄色”的,喂配方奶粉的宝宝的便便一般是“淡黄色或黄棕色”(混合喂养的宝宝介于两者之间)。宝宝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种类和数量的增多,便便颜色从以前母乳喂养时期的金黄色软糊便或者人工喂养的土黄色硬膏便转变成颜色较暗的便便。有时会与食物颜色有关,比如宝宝吃了许多红萝卜,便便会带红色,如果多吃了绿色蔬菜,便便也会是偏绿的颜色。这些是正常的现象,妈妈没必要为之担心。

第二个直接的原因是胆汁。胆汁的分泌会让便便呈现黄绿色,而便便在肠道里时间越长,肠道内的细菌作用愈久则颜色越深。

第三个原因是食物的酸碱度。酸性的便便颜色比较黄,而碱性的偏褐色。所以吃母乳的婴儿便便一般都是金黄色,而吃奶粉的婴儿呈现深褐色。

2、这些颜色的便便要警惕

从宝宝的便便可以清楚地辨识其健康状况,学会从便便观察宝宝的健康情况,是爸爸妈妈的必修课之一。在没有改变食物量及种类的情况下,宝宝大便发生异常,有可能是一些危险信号,尤其是宝宝的便便出现以下几种颜色,妈妈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1)绿色稀便

如果宝宝一天内排便次数多,便便量少,颜色呈绿色粘液状,这就是绿色稀便。这种便便也称“饥饿性大便”,通常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只要给足营养,便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2)陶土色大便

便便呈灰白色,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这说明宝宝的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流入肠道。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赶紧去看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如果同时宝宝的巩膜和皮肤呈黄色,这些症状有可能是胆道梗阻或胆汁粘稠或肝炎,应带上新鲜便便,及时就医。

出生后3个月是治疗胆道闭锁的黄金时期。一旦发现异常,父母应医院检查,如果确诊,尽量在3个月内做手术,这个时期的手术预后还是相当好的。如果再晚一点,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危及宝宝健康。

(3)黑色大便

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此外,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便便呈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治疗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家长应及时检查是否使用了治疗贫血药物,问询宝宝有无不适感。

(4)果酱样血便

如果宝宝解出果酱样的血便或者黑便,很可能就是上消化道出血造成的;另外,高发于婴幼儿的急性腹症——肠套叠,症状也是出现果酱样血便,这种情况家长就得立即带着宝宝上儿科就医。

(5)大便带血

排出的便便带有鲜红血丝,很有可能宝宝娇嫩的消化道发生了出血或者便便太硬导致肛门出血。下次便便时,建议使用甘油,平时多饮水多吃蔬菜类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

另外,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引起的出血。若便便稀软仍然带有血丝,可能由直肠息肉、结肠息肉和肛门裂所致,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若除有血液外,同时含有大量粘液而排便量较少,宝宝同时伴有阵发性腹痛的症状,可考虑是否为肠套叠。如果便便带有脓血并有腥臭味,可考虑为痢疾,应立刻就医。

消化吸收看颗粒,性状改变巧护理

宝宝的大便是宝宝健康的晴雨表,它是反映宝宝胃肠道功能的一面镜子。判断宝宝身体健康状况,除了看便便的颜色,父母们还要注意宝宝便便的性状。在日常生活中,当宝宝消化和吸收不好的时候,宝宝的大便就会出现异常,这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所以对于宝宝的大便情况,妈咪们需要有所了解,不同性质和状态的大便,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

1、大便有颗粒、奶瓣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会比较稀,有时有颗粒或奶瓣。其实,奶瓣是宝宝对蛋白质不消化了,没消化的蛋白质和食物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了奶瓣。

如果宝宝大便中的奶瓣不超过米粒大小,普遍认为属于正常范畴,如果宝宝睡眠充足,体重增长正常,精神很好,大便次数不多,妈妈无需过分担心,也不用处理。

但是,当大便中的奶瓣大于米粒大小时,家长应给予足够重视。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应试试减少自身食物中的蛋白质摄入,就是少吃高蛋白的食物,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主食和蔬菜。吃配方奶粉的混合或人工喂养宝宝,应改服小分子水解蛋白的配方奶,改善宝宝对普通奶粉中的大分子牛奶蛋白不消化的情况。

2、蛋花汤样便

蛋花样大便是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典型表现。婴幼儿排出的大便呈蛋花汤样,多为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一般会先呕吐,再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及水分多,常呈黄色水样、蛋花汤样便,无黏液或脓血,无腥臭味。此时预防和治疗脱水是关键。在没有呕吐的前提下,首选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服用,可预防和治疗轻、中度脱水。服用补液盐的同时不限制饮水及吃奶,可继续母乳喂养,并且适当增加喂奶时间。

3、泡沫状便便

如果宝宝的大便一直正常,突然出现泡沫便,呈深棕色水样,带有明显酸味。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摄入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母乳宝宝与妈妈进食含糖分过高的食物有关,若是妈妈最近肠胃不适也可能引起宝宝泡沫便。

如果每天大便多次且水分较多,医院就诊,化验大便看看是不是肠炎。有炎症的话应该遵照医嘱用药;如果化验都正常,可能就是消化不良造成的,那么父母就应该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建议近期吃得简单清淡一些。同时,要保证宝宝奶量,防止出现脱水(一天的小便应该在6次以上)。

4、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粘液,有时呈豆腐渣样。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医院就诊。

5、水便分离

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医院就诊。

6、大便干燥

大便干燥是宝宝便秘的症状之一。便秘的症状包括排便困难(烦躁或痛苦)、大便干燥(呈颗粒状),有时还会出现带有血丝的大便,这是因为排出硬便时肛裂造成的。

婴儿大便干燥,我们考虑可能是母乳或者奶量较多的原因,婴儿本身饮水量较少,然后造成他的大便较干燥,同时也与本地区的气候炎热有关,气候较热,婴儿消化不良,排便困难,我们适当的为婴儿调节一下清淡的饮食,然后在辅食内也要改变一下喂养的方式,就是适当增加菜泥、果泥较好,需要时可为其使用肠道润滑剂,促进婴儿及时的通便。

如厕训练要适时,看及练中变自然

讲完了宝宝的“便便”与“健康”的相关问题,最后再来说说宝宝的“如厕训练”问题。善解人意的崔医生在《崔玉涛图解宝宝成长3—消化排便》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来为家长讲解这个问题。

时常有妈妈询问:宝宝已经两岁多了,为什么还总是尿裤子?其实,要让宝宝学会控制大小便,妈妈就必须根据宝宝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宝宝进行有意识的主动训练。

就孩子这个排泄问题,很多的育儿专家都明白无误地告诉广大朋友们:这是一件着急不得的事情。用《崔玉涛图解宝宝成长3—消化排便》中的话来说,就是要“适时”训练,并在“看及练中变自然”。

1、大小便自理与什么有关?

要做到大小便自理,宝宝首先要能识别需要排泄的感觉,并通过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表达这种感觉。其次,宝宝要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肛门和尿道的肌肉运动。最后,宝宝要能理解并配合在适当的地点排泄。这些都只有等宝宝生理发育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

2、排便训练何时开始最合适?

根据专家的建议,作为家长应该耐心等一等,等到孩子在生理上成熟了,在心理上也准备好了的时候,再进行排便训练。一般来说,大小便训练宜在宝宝两岁到两岁半之间进行。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根本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最佳时机。只有在宝宝乐意并主动配合成人时,训练才能事半倍功。要让宝宝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你不能加速这个进程,只能观察和诱导。

从生理方面来说,小宝宝对自己排泄器官的控制能力,要到2岁左右才开始成熟。在此之前,宝宝无法控制肠蠕动以及负责排泄的括约肌,而且中枢神经没有发育成熟,宝宝不理解来自肠道或膀胱的刺激的含义。

抛开生理上的原理,再说心理方面的因素: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可以接受排便训练,使得孩子感到对自己的生活有所控制有所把握,自己是主人。同时在训练中所获得的进步,也给孩子以自信心,并促进他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剥夺孩子的自主权,提前训练,不仅会给家长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会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造成伤害。传统的把孩子,有时会使孩子髋骨损伤,或者遗留尿频的毛病。甚至会让孩子今后的心理异常,比如强迫性人格、精神性便秘等等。

3、3妙招让宝宝如厕训练轻松进行

(1)准备一个可爱的宝宝专用便器

带着宝宝一同挑选他喜欢的便盆,还可以让他为他的便盆做些修饰,只有对便盆产生兴趣,宝宝才可能会有坐在便盆上大小便的欲望。这是如厕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尊重宝宝的意愿

妈妈可以留意一下宝宝平时的排便规律,什么时候小便,什么时候大便,做到心中有数。但是要让宝宝自己决定是否需要排便,你可以给他提醒和建议,但决不能强迫。一旦发现宝宝有要大小便的表示,一定要迅速做出反应,不能拖延,因为宝宝只能自我控制很短的时间。

(3)培养快乐的如厕情绪

用自然而豁达的态度对待宝宝不能自控大小便,这是每一个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必由阶段,更不要流露出厌恶的态度。每当宝宝能自己控制住大小便时,应及时表扬。这些称赞的话语,既对宝宝的语言和心理发育有促进作用,又能让宝宝体会如厕的舒心和快捷。训练即使失败了,也不要训斥宝宝,妈妈多给自己耐心,多给宝宝鼓励,这非常重要,否则,宝宝在心理上产生排斥和厌恶的情绪,结果就适得其反了。

4、宝宝如厕训练注意事项

每个宝宝都会有个别差异,因此家长在训练时,不宜过分心急,应采取循环渐进的方式,不要给自己及宝宝压力,更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做比较。

每个宝宝接受如厕训练的进步表现不完全相同,而且通常是波段式摆动的,有时候进三步、退一步,此时妈妈一定要有耐心,多鼓励、少责骂,不要一味追求完美,甚至对宝宝大发脾气,这样宝宝才能更快地学会自理。

由于训练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耗时2-3个月以上,在训练期间应多多给予宝宝鼓励,切勿严厉责备,以免宝宝失去信心而造成相反效果。

本文由原创首发于头条号,未经授权,不可转载,抄袭必究!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3天没拉臭臭,是便秘了吗崔玉涛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