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教资考试中学体育知识点,总结不易,认真看完哦,点赞加收藏永久保存
考点运动解剖学
1.基本轴: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绕这三个轴进行转动。
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并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
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冠状轴:或称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2.人体的基本生命中枢位于脑干,它的组成为延髓、脑桥和中脑。
3.体循环:当左心室收缩时,含氧较高和营养物质丰富的动脉血,自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经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血液在毛细血管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转换为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较多的静脉血,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流回右心房,此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体循环的主要特点: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位,而将其代谢产物运回右心房。
4.肺循环:从体循环回流的静脉血,自右心房进入右心室。当右心室收缩时,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及各级分支进入肺泡壁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进富含氧的空气,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此循环称为肺循环。
肺循环的主要特点:路程短,主要是经过肺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5.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是运动的杠杆,骨连结(关节)起枢纽作用,骨骼肌则是运动的动力部分。
6.儿童少年骨的特性:儿童少年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原纤维)较多。无机物(磷酸钙和碳酸钙)少,骨密质较差,骨有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完全骨折而易发生弯曲和变形。
7.骨的分类及数量:正常成人骨共块,分中轴骨和附肢骨(四肢骨)。其中块参与随意运动。中轴骨共80块,包括颅骨、椎骨、胸廓骨。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共块。
8.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9.主要关节:肩关节活动灵活,是全身最易脱位的关节之一。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关节面、胫骨上端的关节面和骸骨关节面构成,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
10.解剖学方位术语:(1)梯侧:指前臂的外侧;(2)尺侧:指前臂的内侧;(3)腓侧:指小腿的夕卜侧;(4)胫側:指小腿的内側。
11.关节的主要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12.人体的肌肉根据分布、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不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心肌和骨骼肌在显微镜下观察都有横纹,均属于横纹肌;心肌和平滑肌受内脏神经支配,属于不随意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为随意肌或简称为肌。
考点运动生理学
1.运动减肥:适宜运动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合理有效的防肥减肥手段之一。
2.按照速度素质在运动中的表现形式可将其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及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
3.“极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激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o“极点”产生的原因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大。
4.减轻极点反应的措施:良好的赛前状态和适当的准备活动都能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而减轻极点的反应程度。极点出现时,应继续坚持运动,并注意加深呼吸和适当控制运动强度,有助于减轻极点的反应和促使第二次呼吸的出现。
5.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H身高(米)『°
6.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为运动处方四要素。
7.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对比
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有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强,兴奋阈值低;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大,无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弱,兴奋阈值高。
8.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
概念:通常是指ATP和磷酸肌酸(CP)组成的系统,由于二者的化学结构都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o
供能特点: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等中间产物。若以最大功率输出,仅能维持2s左右。肌肉中CP的贮量约为ATP的35倍(磷酸原系统供能是一切高功率输出运动项目的物质基础,数秒内要发挥出最大能量输出,只能依靠磷酸原系统)O
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高功率输出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足球射门等运动项目。
9.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
概念:乳酸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又称酵解),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该系统ATP的生成速率取决于底物消耗(糖原、葡萄糖)到产物生成(乳酸)之间的反应速率。当运动的持续时间在10s以上且强度很大时,ATP-CP系统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要;此时,运动中再合成ATP的能量主要由糖酵解来提供。
供能特点: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较短,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糖酵解系统与磷酸原系统共同为短时间高强度无氧运动提供能量。
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1分钟以内高功率输出项目,如米跑、米游泳等。中距离跑等运动持续在2分钟左右的项目,主要由糖酵解系统供能。
〔0.有氧氧化系统
概念: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供能特点:ATP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低,持续时间很长,需要氧的参与,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
评定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等。
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长时间的耐力项目;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系统。
11.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肌肉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必须依赖于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基础条件,如对氧的摄取、运输与利用,肌纤维类型和神经调节功能等。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肌肉中的糖原储备有关。个体乳酸阈是训练有氧耐力最有效的强度指标。
12.有氧耐力的训练:有氧耐力训练一般采用持续性练习和间断性练习两种方法。
13.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诳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能源主要来自乳酸能系统,即糖的酵解系统,其供能能力是决定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
〔4.无氧耐力的训练
间歇训练法:增强无氧耐力常采用的方法,训练方法是:运动强度达到90%最大吸氧量或以上,一次练习持续时间以1~2分为宜,间歇时间可比练习时间长2~3倍,间歇期后应立即进行下一次练习。
高原训练法: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进行训练,对心肺功能产生更大的影响,提出更多的要求,从而使人体对缺氧产生适应,提高无氧耐力。
缺氧训练法(低氧训练):在减少吸气或憋气条件下进行的练习,其目的是造成体内缺氧以提高无氧耐力。
考点体育保健学
1.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号称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又被称为生活方式病;青少年健康的三大杀手:近视、肥胖、驕(qii)齿。
2.运动性腹痛
运动性腹痛的影响因素:缺乏锻炼或训练水平低;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况不佳、劳累、精神紧张;运动时呼吸节奏不好,速度突然加快;运动前食量过多或饥饿状态下参加剧烈训练和比赛。
运动性腹痛的发病原理:肝淤血、呼吸肌痉挛、胃肠道痉挛或功能紊乱。
处理措施:运动中出现腹痛后,可适当减慢速度,并作深呼吸,调整呼吸与动作节奏;必要时用手按住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距离,一般疼痛即可消失。如仍然疼痛,应暂时停止运动,针刺或点掐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腹部热敷等。如无效请就医处理。
3.肌肉痉挛: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运动中抽筋最易发生在腓肠肌,其次是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
原因和发病机制:(1)寒冷刺激;(2)电解质丢失过多;(3)肌肉连续过快收缩而放松不够;(4)疲劳。
处理措施:不太严重的肌肉痉挛只要以相反方向牵引痉挛肌肉,一般都可使其缓解。腓肠肌痉挛时可伸直膝关节,同时用力将踝关节充分背伸,拉长痉挛的腓肠肌。屈拇肌和屈趾
肌痉挛可将足及足趾背伸。同时在痉挛肌肉部位做按摩,手法以揉捏、重力按压为主,可针刺或点掐委中、承山、涌泉等穴位,处理时注意保暖。
4.踝关节损伤
踝及足部运动损伤:踝关节易发生内翻而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
其关节头、关节窝的形态呈现出前宽后窄的特点;关节囊前后薄而松弛;外踝低、内踝高,韧带内側强、外侧弱等原因,足的内翻幅度大于外翻。足在过度内翻时易于损伤外侧韧带,故临床上以外侧副韧带损伤比较多见。伤后首先要防止伤处血肿,在扭伤即刻,用冰块外敷或冷水冲洗,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抬高伤肢,24小时后可采用伤药以及热敷、理疗、按摩等。
5.体育课的健康分组:基本组、准备组、医疗体育组。
6.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在体育锻炼中,常见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有擦伤、撕裂伤、刺伤和切伤,其特点是有伤口、出血或组织液渗出,容易引起感染。处理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止血和处理创口,预防感染。
7.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常见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有挫伤、扭伤、肌肉拉伤、肌肉韧带损伤。这类损伤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制动、即刻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小时后理疗消肿和后期的康复性锻炼。
8.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
9.亚健康: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又叫“次健康“、“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表现为没有疾病,但却有虚弱状态、诸多不适和各种症状,但经过医学系统検查却没有疾病的客观依据,而属于非疾病状态。
造成亚健康的因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不良生活方式。
10.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多见于径赛运动员,尤其以短跑、中跑多见。其原因是:当运动员突然停止运动,肌肉的收缩作用会骤然停止,使大量血液聚积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急剧下降而造成晕厥。
考点学校体育学
1.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具体又有教育功能、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三个方面。学校体育的其他功能有文化功能、经济功能、辐射功能。
2.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
3.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
4.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的保健和医疗机构承担学生体検工作。
5.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6.班内分组教学是根据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练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分组不轮换与分组轮换两种形式。
7.体育教师的备课
(1)理论课的准备:备学生、备教材教法、备教具学具、备教案。
(2)实践课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场地、备器材、备培养体育骨干、备气候、备伤病、备教案。
8.年們月25B,顾拜旦第一次公开提出恢复举办奧运会的倡议。在各国体育界人士的支持下,年6月,15国代表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上决议每4年举行一次奧林匹克运动会,并于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奧林匹克委员会。
年4月6日,熄灭了年的圣火终于在希腊重新点燃,13个国家的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雅典奧运会。
9.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场地器材的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原则,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健康;不同的练习场地距离得当,可移动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安排适宜的生理负荷;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转换时的队伍调动,节省队伍调动和分发器材的时间。
〔0.体能可分为两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后者是指从事运动所需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等。
考点-运动训练学
1.运动训练的体育手段
体育手段: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和。身体运动(身体练习)是体育手段的核心部分。
2.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
身体运动构成七要素:分别是由身体姿态、动作时间、动作轨迹、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构成。
3.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
(1)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这一评定既包括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也包括竞赛的胜负或名次。
(2)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作竞技水平。
(3)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4.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
(1)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2)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耐力三种基本运动素质,以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人体的形态及技能状态是决定其运动素质水平的基础条件。
(3)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运动智能。
5.运动训练的方法
(1)概念: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⑵分类:
①依训练内容的组合特点:分解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完整训练法、循环训练法。
②依训练负荷与间歇的关系: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6.运动员体能
(1)体能:是以人体三大功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体能是运动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2)运动员体能的发展影响的多种因素:先天的体能是通过遗传而获得,后天的体能则主要是经过有效的体能训练而得到,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也可促进体能的发展。
(3)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是通过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和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
(4)体能训练的意义:良好的体能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前提条件;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身体保证;是增进健康,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物质保障。
7.身体素质相关概念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
力量素质: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速度素质: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位移速度、动作速度。
耐力素质:机体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柔韧素质: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灵敏素质: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方向,以适应变化的能力。
考点运动项目
1.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径赛、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组成的运动项目。
2.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
3.男子m栏:栏高1.m、栏间距离9.14m、起跑距第一栏13.72m、最后一栏距终点线14.02m。
4.男子m栏:栏高91.4cm、栏间距离35m。
5.跳远:人体重心腾跃的远度主要取决于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
6.背越式跳高:助跑采用前段直线、后段弧线的助跑方式。助跑的步数一般为8~12步,用远离横杆的脚起跳。
7.影响投掷器械飞行远度的基本因素:出手速度(决定投掷远度最为重要的因素)、出手角度、出手高度。
8.突分配合:是持球队员运球突破对手后,遇到对方补防或关门时,及时将球传给进攻时机最好的同伴进行攻击的一种配合方法。
9.足球世界杯(FIFAWorldCup):〔年开始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每四年一届,是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场面最壮观的足球盛会,为世人所瞩目。
10.足球的个人进攻战术:传球、跑位、运球突破、射门。
11.排球垫球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击球动作。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等都要采用垫球技术。
12.排球中一二战术:3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4、
2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
13.体操术语:
学生左右并列站成一排叫列(四列横队);
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四路纵队);
按规定队形列队时,站在排头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作为看齐或行动的目标叫基准学生。
14.武术四击:踢、打、摔、拿。
武术最本质的特征是技击,防身自卫是武术最基本功能的表现。
武术的基本手形为拳、掌、勾;基本步形为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15.口令一般由预令(指示词)和动令(动词)组成。
16.口令的种类:一般分为短促、断续、连续和复合等四种口令。
17.向右或向后转走:预令从右脚开始——动令落在右脚上;向左转走:预令从左脚开始一_令落在左脚上。
〔8.径赛类运动名次的判定:以运动员躯干(不包括头、颈、四肢)的任何部分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先后顺序为主。
19.计时员主要的裁判方法是:当运动员接近终点时,应以主要目光盯住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用余光看运动员,当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到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停表。径赛的距离应以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20.田赛中的轮次:高度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远度项目,以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掷)完一次为一轮次。
21.竞走:是一脚支撑和双脚支撑交替进行的周期性运动,在一个运动周期中,包括两次单脚支撑,两次双脚支撑时期。
22.出手速度:是决定投掷远度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出手速度的平方与拋体远度呈正比,所以速度稍有增加,远度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增加。
23.篮球四大基本技术: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四大基本技术为主。
24.传球技术:整个传球过程来看都是由传球的持球手法、传球用力、球的飞行路线和球的落点四要素组成。
25.投篮技术是:由持球手法、瞄篮点、投篮动作、球的旋转和投篮抛物线等环节组成。
26.防守持球队员的主要任务:防持球、防投篮、防突破、防传球、盖帽。
27.人盯人防守原则:盯人为主,人球兼顾。
28.单循环的编排方法
比赛场数=队数x(队数-1)/2
比赛轮数:参加比赛的队数为单数时,比赛轮数等于队数。参加比赛的队数为双数时,比赛轮数等于队数减一。
29.篮球比赛名次的判断
得失分率计算方法:总得分/总失分=得失分率
30.篮球场地长28米、宽15米,从界线的内沿丈量,所有线应使用白色画制,宽5厘米;
国际足联规定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为长米、宽68米;
排球比赛场区为长18米、宽9米的长方形,所有界线宽度均为5厘米,线的宽度包括在场区之内;
乒乓球每张球台的比赛场地面积为8米x16米;
羽毛球场地长为13.40米,双打场地宽为6.10米,单打场地宽为5.18米。球场上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丈量时要从线的外沿算起,线属于界内。
31.竞技体操比赛男子项目有:单杠、双杠、跳马、鞍马、吊环、自由体操六项;女子项目有: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四项。
32.在练习侧手翻时,保护与帮助者应站在练习者的前跨腿的一侧。
考点课程与教学论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