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培根铸魂育英才立德树人的百年实践澎
TUhjnbcbe - 2024/10/16 16:06:00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探索教育真谛的脚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从党的十七大确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开创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回望百年奋斗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时间回到年2月,年关将至,一辆旧式带篷的骡车自北京朝阳门缓缓驶出。到了去天津的大道上,车内两名乘客开始轻声谈论关于在中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问题。这两个商人打扮的乘客一个叫李大钊,另一个叫陈独秀。马车颠簸一路,也颠出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一段佳话。

这两名并肩战斗的青年,与处在历史转折点中的中国,都在等待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

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两者在五四运动前后紧密结合,迅速产生剧烈的聚合反应。一个政党的诞生,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叶红船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之梦,也映照着这个大党出发时的初心。

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北京大学于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年青年节,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多年里,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而一条不变的原则,便是坚守思想阵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

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为广泛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正规化的理论教育拉开帷幕。中央苏区党政干部教育的“双星”——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应运而生。各类干部教育学校和培训班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理论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了一大批政治过硬、专业精湛、德才兼备的干部人才。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调查部党委书记、部长罗青长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的马列主义启蒙教育,就是从党校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破旧立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成为摆在共和国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为了让学生们尽快用上新编教材,华北人民政府要求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在年秋季开学前,先编出一套临时课本,以供解放区中小学使用,其中就有对新兴政权和培育新人至关重要的政治课本。这既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传承和延续,也成为新中国政治教科书的起点。

年9月,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拿到了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3个科目的国家统编教材。从“一纲多本”到统编统审统用,新世纪以来的教科书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在所有科目中,三科教材的意识形态属性强,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新的三科教材加强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尤其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和孩子们一起过“六一”,和大学生们一起迎“五四”,和老师们一起庆“教师节”,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处处能感受到他对教育的深情。无论走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最多的是中国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从修订《中小学生守则》,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到推进大学章程建设,近年来,全国教育系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教、依规治校的实践中,渗透进学校日常的管理中。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百年前的中国,一群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选择了光明的前途和命运。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历史深刻证明,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个国家要培养人才,既要育智,更要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崇德的传统,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资深教授顾明远说。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与师生的亲切交谈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立德树人的丰富内涵、途径和方法,为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科学指南。

只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加强和改进。

从年开始,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每年召开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强调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明确指出“党校姓党”“马院姓马”,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党在高校各项事业中的领导地位。

年,几十所高校校长,集体多了一个“新头衔”——党委副书记。

高校校长兼任党委副书记,是加强党的领导力量的具体举措,意味着高校校长不仅要负责抓好行政、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还要肩负起加强本校党的领导的责任,重视抓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和高校党建工作,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根本任务。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改造旧教育的重要方面,政治课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在中小学,既教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教育,又联系实际,结合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政治运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南下的革命干部、从革命大学毕业的学员、解放前参加过地下斗争的教师和大学生,构成了新中国最早一批政治教师。除了教政治课外,他们很多都兼任了班主任,既管教学,又管思想。

政治课在高等教育中也扎下了根。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明确了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方案。年,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正式确定了高校思政课程体系。

改革开放后,全党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思想政治教育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

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宣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专业设立。此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逐渐成为规范性术语。随着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设置,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形成,年又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根据时代特征不断调整,经历了从“52方案”到“05方案”的过程。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另外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这一调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全面地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了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自此,思政课建设进入黄金发展阶段,逐渐构建了学科、教材、师资、课程协同推进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

办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把青春献给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上世纪60年代,保尔柯察金的这句名言成为几代中国人熟悉的口号。在这一时期,全国教育系统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榜样教育便是其中一种。当时,在课程之外,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班会、各科教学,均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同时强化了学校党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还特别注重通过劳动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合作,密织起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拉开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首轮改革的序幕。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等基本原则。随后,《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系列政策相继颁布,打出了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的“组合拳”。作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年秋季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将在全国中小学使用。

要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编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系统构建了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

如今,德育不再单指政治课,也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成为包含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课程、活动、实践、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大德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不断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逐渐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根铸魂育英才立德树人的百年实践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