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教你正确地看待网络科普知识
TUhjnbcbe - 2024/10/16 16:06:00

现在的年轻人,相比起得胃癌的人来说,恐惧胃癌的人群比例要大得多得多。就我在网络平台的咨询来看,每天能接到大量的这样的咨询,我会不会得胃癌了?很多都是十几岁20几岁,30几岁的年轻人。经常会有上腹不舒服,会不会得胃癌的焦虑,有的还刚做过胃镜,也还是有比较大的焦虑。

,做科

因为大家在网上搜到的科普文章,可能会看到有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得胃癌,吃油炸的食品,可能会得胃癌;另外上腹痛,可能是胃癌的症状,大便潜血也可能是胃癌的症状;然后饱胀腹胀,也可能是胃癌的症状。如果我们去搜,几乎所有的这些上腹部的症状都能和胃癌挂上钩。这就导致了本来就有一些焦虑的人群,更加紧张,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多,而且随着大数据的这种推送,你越关心什么,越给你推送什么,就导致了很多人产生焦虑和恐惧,如影随形不能消除。

就会产生越来越严重的症状,其实也是我们在这种信息时代,一个不好的现象。另外很多科普知识,往往是抓住一个重点来突出强调的,这就导致了实际上产生了严重疾病偏倚。比如说上腹部饱胀、恶心、上腹痛、便血等等,它更多的是一些良性病的症状,比如消化不良、胃肠炎、胃溃疡等。而胃癌这种恶性病,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因为胃癌,后果比较严重,所以我们在写科普知识的时候,很容易重点来强调胃癌,而把其他的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使没有医学知识的人,总觉得这就是胃癌,这些症状就是胃癌可能性比较大,产生了很强烈的焦虑情绪,会反复的去看一些科普知识,反复做检查、用药,越陷越深。

这就提醒我们,做科普的时候,一定要把我们想传达的信息传达准确,然后把我们担心的,比较严重的疾病,它有很多限定条件,要强调出来。比如说胃癌的年龄、家族史、消瘦等是综合分析的,把这些限定条件一定要传达到,不要为了博眼球把胃癌太突出。其实实际上目前这个社会,不检查的人,你怎么吓唬他,他也不去检查,焦虑的人,他越看越焦虑。

另外也提醒我们患者,在自身情绪本来就焦虑的情况下,临床知识又不够多的情况下,不要去看过多的这种科普。因为这种科普,很多都有限定的条件,没有说出来,每个医生的传达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其实是有偏倚的。这时候呢,你得到的信息其实是不全面的。很容易导致自身的焦虑。

当然了,我们现在的网络咨询也是非常好的,是让大家可以和专业的医生,做一个沟通,做一个交流判断,能缓解一下焦虑的情绪。医院,去做很多检查,去排队挂号,浪费很多时间,还是要划算的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你正确地看待网络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