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我们需要在总结过去5年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民族地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基本思路,明确重点任务,正确把握政策取向。
“十三五”时期我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发展态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十三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治意义和战略要求,并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十三五”期间,针对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党和国家作出了系列重要部署,在民族地区推广使用统编三科教材,大力实施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大力推动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年)等,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不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人群的存量得到了有效消化,增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截至年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普及率达到了80.72%,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达61.56%,中华民族“书同文、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成为现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
存量得到有效消化。在我国民族地区,青壮年农牧民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急需解决的存量,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点人群之一。“十三五”时期,国家通过积极补足民族地区继续教育短板,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利用社区教育、村民夜校、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等,把普通话推广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既提高了青壮年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又提高了职业技术技能水平。云南等地民族地区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在行政村举办“人人通”推普脱贫培训班,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劳务输出等需求,对青壮年农牧民进行专项培训,有效提高了他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沟通交流能力。“十三五”期间,青壮年农牧民不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缓解,有效消化了存量。
增量得到有效控制。“十三五”时期,国家教育、扶贫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学前学普”行动计划等活动,根据幼儿普通话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开发系列教学辅助用书及教具学具,创新使用浸润式情景教学法、互动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有效增强了幼儿普通话学习效果。此外,学前教师培训力度也得到了加强。自“学前学普”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仅四川凉山地区就有20个县(市、区)个幼教点的43.6万名学前儿童参加了“学前学普”计划。根据第三方抽查评估结果,超过97%的被测儿童基本上能够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大班适龄儿童已基本具备小学阶段所需要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能力。“十三五”期间,针对控增量的基本要求,通过多措并举,在学前阶段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收到了良好效果。
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去存量、控增量是我国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先手棋和基本棋,对补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短板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提质量则是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永恒主题。对民族地区而言,三科统编教材的建设和稳步推进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最重要的环节。自年起,国家陆续在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稳步推进三科统编教材使用。事实证明,随着三科教材的推行,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广大中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十三五”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能力培训是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政策性手段,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作用,通过在线形式加大“三区三州”、52个未摘帽贫困县少数民族教师培训力度,带动地方扩大培训覆盖面,开展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超过30万人次。此外,“十三五”期间,制定加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内地高中班高考录取改革;组织实施好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工作,都对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有很大帮助。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站在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来进行谋划,要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视角进行部署,要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点进行协调推动。
一是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语言文字事业是政治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坚强基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十四五”时期在民族地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首先立足于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治载体作用,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效整合国家政治理论资源,不断培育和积累各民族群众的政治认同。此外,“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一种重要的国家安全资源,与国旗、国歌、国徽一样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符号,是一种最基础的意识形态,这就要求在民族地区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立足于引导少数民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他们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
二是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十四五”时期,面对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经济建设新要求,各民族成员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一体化过程中,形成产品、资源、资本等方面的依存与共生。“十四五”时期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帮助少数民族群众通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能和先进科技,一方面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出大山,融入现代社会,提高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现代化的经济浪潮,也可以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这一媒介深入到广大民族地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经济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经济基础。
三是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各民族共享的重要文化资源,“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民族地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熟悉和认同灿烂多彩的中华文化。同时,通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也加快形成了一个共享各民族文化的开放性交流平台,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取长补短融为一体,为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打下基础。此外,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还可以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新的思想理念、文化观念、行为规范等。
四是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十四五”规划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少数民族群众是中华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为他们打破地理空间限制,实现跨区域的大流动大交往搭建沟通桥梁,要立足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互通社会结构,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五是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文明基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绿色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广大少数民族同胞通过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绿色经济发展的钥匙,在当前“互联网+平台”经济如火如荼的时代,可以更好地获得商机,融入更为广阔的全国市场。同时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础发展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也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此外,“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能够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树立良好的生态理念,持续改善民族地区语言生态环境,有效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庄、文明整个社会”的目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生态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要“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十四五”时期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党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民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年要达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目标,目前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到“十四五”末,随着三科统编教材的稳步推进,我们认为可以尝试更细化地提出针对不同群体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目标,如学前幼儿学会国家通用语言;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生能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中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而不断促进整个民族地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治建设。“十四五”期间,要尽快启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修订工作,进一步突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力争早日进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同时起草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条例。加强民族地区地方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现状调研,尽快修订完善地方语言文字法规规章,推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表述保持一致。各级地方人大要加大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促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健康发展,保障各族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利。推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配足配齐机构编制。
统筹推进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年12月,教育部教材局印发《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推进实施方案》提出,巩固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使用面,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薄弱地区开好三科、用好教材;制定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使用推进计划,在年前实现教材投入使用;到年实现全国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为“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推进三科统编教材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十四五”时期,要稳妥统筹推进民族地区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实现三科统编教材全覆盖。国家教材相关部门对尚未使用三科统编教材的民族地区,要组织专家学者加大相关政策解读力度,要加强教师培训、教学资源配备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部门工作职责做好三科统编教材使用的相关工作,逐级制定落实工作方案,统筹教师配备、课时、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
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存在众多困难,其中编制不足、教师短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不足是普遍问题。“十四五”时期,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授课能力培训力度。扎实推进国家示范培训、省(区)重点培训、市(州、盟)普及培训、县(市、旗)指导校本培训,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培训制度,重点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学科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严把教师准入关,坚持新任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等级。充分利用特岗计划、各类支教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加大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力度,不断补充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师资缺口。加强对三科教研员、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园长培训,提升他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加大信息技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十四五”时期,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还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要结合民族地区不同的语言情况和生产生活状况,编制完善相应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练习册,开发与统编语文教材配套的幼小衔接、小初衔接教材。加快推进学前儿童普通话学习资源建设,确保学前儿童学会普通话。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数字教学资源及辅助材料的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校古诗词教育、书法教育,推广普及“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支持开展校园经典诵读活动,全面提高乡村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中华经典诵写讲水平,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及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动态监测。“十四五”时期要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监测,坚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教师、学生管理等教育教学各环节和评估评价体系,切实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积极开展民族学校三科教学质量监测,落实三科学业水平要求,加强日常教学过程跟踪,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教学指导意见,提高教学质量。
在民族地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一项涉及全局的重要任务。“十四五”时期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将紧紧围绕“加大力度”四个字统筹部署推进,力争开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新局面。
(作者袁伟,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教授)(《中国民族教育》杂志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