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儿科门诊当中,腹痛这一症状和发热、咳嗽一样,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在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大多数是功能性腹痛,西医往往把其归结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但其反复发作的特性,困扰了很多家长,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如何判断功能性腹痛的中医分型及如何选择中成药。
全身性疾病及
腹部以外器官引起腹痛
最常见的为血流感染、过敏性紫癜、荨麻疹及腹型癫痫。区分以上四型也是比较容易的:
血流感染:往往有明确的感染病灶,查血常规往往提示白细胞明显增高。
过敏性紫癜:因为近年研究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发现大多数为链球菌感染引起,所以即使为单纯性腹型紫癜,也常常会并发反复扁桃体炎、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
变应性荨麻疹:往往血常规提示嗜酸细胞增多,查过敏源往往为最为明显的尘螨过敏。
腹型癫痫:医院是比较难诊断,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情况下,可以行脑电图检查来诊断,当然腹型癫痫在近年我的门诊当中并不多见。
给大家分析了四种常见腹痛的病因,大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来了因腹痛就诊的患儿,除了腹部相关检查外,还要查血常规、甚至于过敏源、脑电图的原因了。
腹部器官的器质性疾病
若疼痛持续不能缓解,或逐渐加重,需排除器质性疾病的腹痛。应及时结合外科检查,腹部B超及腹部X线立位片。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腹痛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长,能自行缓解。
腹痛以脐周为主,疼痛可轻可重,但腹部无明显体征。
无伴随的病灶器官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咳嗽、气喘、尿频、尿急、尿痛等。
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每次发作时症状相似。
中医辨证及中成药选择
乳食积滞:一般会有饮食不节的病史,比如暴饮暴食等,腹痛难忍,疼痛拒绝按压,自行大便或给予开塞露解大便后疼痛明显缓解。
选药:大山楂丸,每次3克,每日三次口服。
脾胃虚寒:经常反复腹痛,饮热水、用手按压或灌暖水瓶按压后疼痛明显缓解。
选药:附子理中丸,3-7岁每次2克,每日2次口服;大于7岁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
气滞血瘀:有外伤或手术史,疼痛部位固定,有明显的针刺感,疼痛拒绝按压。
选药:元胡止痛片,3-7岁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大于7岁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
气滞腹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为胀痛。
选药:越鞠丸,3-7岁每次2克,大于7岁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
总结
小儿腹痛是儿科的高发症状之一,临床中发展快、变化多,在自己判断不明确或自行服药处理后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医院就诊。
本文参考文献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第十版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并结合了我在门诊中的个人临床经验,但在文中中成药并未涉及3岁以下小儿,也是由中成药的局限性导致的,在市场上,大多一粒药的重量在6克,也就是说,我们在使用时需碾碎后分为每次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用量,能力有限,难免有谬误,错漏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门诊安排(医院儿科)
每周三、五、日全天普通儿科门诊
每周二全天儿科发热门诊
不求风声水起但愿天下无病刘鉴医生这么辛苦,请他喝杯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