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菜刀,朝左手切去,两个指节当场就掉了下来
据了解,这个孩子小朋(化名)今年才11岁,出事后,家长立即带着他医院。
据小朋的父亲邹某(化名)介绍,5日早上9点多,小朋早早便起床了,但是起床后就一直抱着手机玩游戏,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小朋在玩游戏时,他6岁的弟弟也一直盯着小朋手里的手机。一直在厨房忙碌的小朋母亲见状也是直摇头,便说:“小朋,你有空就教教你弟弟功课,不要一直玩游戏。”听了这话,小朋便嚷起来:“我不教,去年教过的,今年又不会了。”
不一会儿,饭做好了,听见这段对话的邹某,已经对小朋一直玩游戏的状态有些不满,便忍不住对小朋训斥了几句。当时,小朋手里正拿着叉子在叉土豆泥吃,听了爸爸训斥的话后,立马就炸毛了,放下手中的叉子,转身就拿起了身后矮桌上的菜刀,朝着自己的左手切下去,当场,食指的两个指节就掉了下来。
小朋的父母都没想到孩子会做出如此举动,看到手指掉下来了,都愣住了。随后,二人又立刻反应过来,将断肢用纸包好,放进口袋,医院。
手术历经3个多小时。医生表示,若能顺利度过了一个星期的危险期,接上去的手指便能成活。
专家:孩子对自我身体的不重视,很可能是因为其情感表达长期得不到重视。
11岁的孩子就做出如此激烈的举动,着实也让人心惊。对此,专家表示,如果孩子的情感表达长期得不到重视,就很有可能会采取自己认为可以获得重视的方法来获得重视,但是,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会有一个过程的。
很多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重视,开始会采用割腕、抠自己的喉咙造成呕吐等方法,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自杀,有时候只是为了出血,以引起重视。但是,如果这种方式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孩子就会做出更加过激的行为,比如跳楼、割喉。
除此以外,有些孩子受到责骂、训斥之后,会自我否定,接着也会做出自我攻击的行为来。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很容易接受父母所说的话语;孩子的心灵也是脆弱的,往往因为家长一句不会实现的威胁蒙上长久的阴影。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孩子对我们的依赖视为筹码,逼迫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人、做事。当孩子的表现与我们的期望相悖时,情急之下的家长习惯用威胁性的语言来恐吓孩子,期待孩子会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庇佑而变得听话、懂事。但事实却适得其反,威胁恐吓不但会使父母丧失威信,更会扭曲孩子的心灵。
▽
▽
1有本事你再做一次……很多父母都会下意识的认为只有严厉的威胁才能让孩子乖乖就范,但其实威胁孩子不做某件事的时候,相当于鼓励孩子重复再做。
例如,当孩子听到你说“如果你再这样做一次”的时候,他的重点不是“如果”两字,他只会听到“再这样做一次”。
因此,这一类的警告对孩子来说,比不用还糟。它会百分之百地使你不希望的事再一次发生。因为你的警告是对孩子的自主意识的挑战,孩子的自尊心会促使他再犯一次,以便向他自己和他人表示‘不怕事’。
2再不快一点,我就把你丢在那里!儿童的肢体语言、认知能力尚在发育阶段,表达情绪的方式较为简单,一般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不爱他或不要他。
像“我就把你丢在那里”这类的话会使孩子的心灵深处产生恐惧和不安,他会一直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父母,这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压力。甚至还可能影响他的独立性,孩子会患得患失,变得非常缠人或依赖别人。
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要让孩子受到遭遗弃的威胁。不管是开玩笑,还是在生气,我们绝对不能让孩子觉得他有被遗弃的可能。
3你再这样就揍你!家长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孩子非常淘气,怎么说都不听,使得我们越来越生气,直到非惩罚他们不可。也许孩子的行为确实使我们想动手打他们,但其实,如果我们真的打了孩子,就输了。因为孩子表现出的这种挑衅行为就是他们的目的。
孩子的心里会认为,“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我不必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所以,“揍你”这一类空洞的话,除了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父母说这句话时,显示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不正当行为。
4你敢再顶嘴?马上给我滚出去!当孩子与父母爆发矛盾、双方僵持不让时,有些父母在盛怒之下会用“滚出去”一类的话来恐吓孩子。父母说出这句最后通牒式的话来,当然并不是当真的,只不过是想逼迫孩子就范。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会对此当真,因而不知如何应对。他当然不想离开家,可是一旦就此低头,便会显出自己的软弱,所以为了尊严,就真的离家出走了。
所以,在许多的情况下,孩子是被家长的话逼出家门的。
其实,父母都知道这种威胁只不过是自己情绪的一种发泄,是不会实际施行的。但这种威胁说得多了,却会让孩子不把父母的话当真,进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这句话来威胁子女、逼孩子改过。孩子有错,应该明确指出,即使在责备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和深情的关切,进而产生自强、自信、向上的力量。否则,孩子也只是一时屈服而已,事后还会再犯。
5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我们都知道,让孩子守规矩,没有任何捷径。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强调和反复的耐心。
有些父母遇到孩子不听话时,习惯用怒火解决,把理性丢的一干二净。他们常常对孩子吼叫:“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事实上,这样的恐吓非但让父母精疲力竭,而且难以产生效力。
因为这样说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好奇心,孩子想知道“我真的这样做了,父母会对我怎么样?”等到他再次做错事情的时候,如果父母不能对他怎么样,便只是削弱父母的威信,反而会破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
而且,长期被父母训骂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亲子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张。
来源:湖北经视、扬子晚报、教子有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