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腹痛之病《内经》记述甚详。如《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而痛。”“寒气客于厥阴之脉,…故胁肋与少腹引痛矣。《灵枢·五邪》篇谓:邪在脾胃,则肌肉痛,……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
腹痛的辨证讲究以下三点
1、辨急、慢性腹痛急性腹痛起病急骤,疼痛剧烈,病程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需紧急处理;慢性腹痛起病缓慢,疼痛缠绵,或痛势不甚,病程长,可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常反复发作。
2、辨病位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之初起所致腹痛,痛在脐腹,病位多在肠胃;痛在少腹,伴有肝气郁结之象,因情志而致或触发者,病位多在肝;腹痛绵绵,痛在小腹者,病位在肾、脾。
3、辨病性痛势急剧,呈暴痛拒按,伴腹胀、呕逆者,属实;痛势隐隐,或久痛,喜按或可按者,属虚;疼痛急迫阵作,口渴身热,喜凉,便秘或大便秽臭者,属热;疼痛拘急,腹鸣切痛,遇冷痛增,得热痛减者,属寒;疼痛时轻时重,攻冲走窜,伴胸胁不舒,嗳气腹胀,得矢气而后快,每因情志变动而疼痛加重,属气滞;疼痛呈刺痛拒按,痛处固定不移,甚者可扪及包块,舌质隐青,或有瘀点、瘀斑者,属血瘀;疼痛欲便,便后痛减,伴嗳腐苔腻者,属食积。
中医治疗腹痛,一般以“通”立法,但决非单指攻下通利,而是根据寒热虚实不同,分别施以“实者攻之”,“虚者补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滞者通之”,“积者散之”。同时注意通补关系。“不通而痛”,为实证疼痛的病机,治当通利祛邪;“不荣而痛”为虚证疼痛的病机,治当温补扶正。
那么常年腹痛的辨证治疗该如何入手呢?让我们从医案分析!
医案介绍
(本案医师王需清,男,河南南阳人,师承河南伤寒名家、经方实战家杨兆林先生,系统学习经方,常愈疑难杂症。)
患者资料:李某,男,64岁,年8月30日初诊
主诉:间断腹痛腹胀15年
现病史:间断性腹痛腹胀15年余,有时腹胀,有时胃脘部胀满,开始服用西药治疗有效,后再服效果欠佳。断断续续发作,自购中成药治疗,效果不好,又找中医调理,但无多少效果,逐渐失去信心。无食欲,上腹部自感发凉,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腹痛腹泻,伴腹胀。平时手脚凉,常因吃不下饭病情严重时,医院输液,但越输液越严重,患者非常痛苦,后来听说我来郑州拜师学习中医,就前来我诊所请求用中药调理。
刻诊:平时就间断腹痛腹泻腹胀,近两日不明原因病情加重,大便一日3-5次,稀便,食不下,无口苦,无呕吐,无口渴,胃脘部有胀满感,脘腹胀满按压时舒服,平时怕冷,手脚稍凉,舌淡苔白,脉沉弱。
辨证:《伤寒论》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中结硬。”同时提出“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等。本案患者有“腹泻加重,间断腹痛,脘腹胀满等”完全符合太阴病提纲,症状典型,故选择此大法治疗。
病机:太阴虚寒,理中丸证
处方:理中丸加减
*参15g,干姜15g,炙甘草10g,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5g,桂枝10g,炒神曲15g,*连5g
五付水煎服,年9月7日复诊,患者来说,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么多年身体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吃饭也香了,病好了80%,效不更方,又拿五付后来电话说治愈,又巩固调理两周。
中医千年传承,与现代医学有着不同的文化与哲学基础,但从治疗效果来看,中医并不逊色于现代医学,尤其是面对疑难杂症,更是有其独到的见解与手段,这一点,现代医学也难以比肩。如本案中,久治不愈、缠绵15年的腹痛,就是因为之前的治疗缺乏中医辨证思想的指导,始终未能找准病根。
中医辨证和经方博大精深,想要有所造诣实非易事,一般医师如若仅靠自己闭门造车,可能穷其一生也未必能有建树,因此,中医师承对辨证经方传承学习的意义愈发显得突出和重要。
医易学大讲堂《迎新春·杨兆林师承班》,将在春暖花开的3月份邀请大家再度相聚。届时,杨老师将为大家分享中医辨证的要点,以及实战运用中的疑难问题,以自身多年临床经验为基础,为大家归纳总结了中医辨证的实战诊疗体系,让大家更系统的学会辨证、学好经方实战。
除了课程上的知识学习,我们还将通过课程下跟诊、辅诊、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强化学员们经方临证知识的实践应用,并努力为大家创造临证实战的机会,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让所有学员“学有所值,学有所用”。
另外,医易学大讲堂《迎新春·杨兆林师承班》还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直播课程、录播课程、线上互动等方式开展线上授课的业务,让大家春节放假及疫情防控期间,也能同步跟随名师学习中医。除此之外医易学大讲堂还专门开辟了线上社群专区,大家可以社群互相交流心得,也能请教名师答疑解惑。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医易学大讲堂《迎新春·杨兆林师承班》将以学员经方实战能力的培养为根基,从线上线下等多个渠道开辟中医中医教学的专区,坚持从实案出发,每次授课都能解决一个实战问题的态度,强化学员们中医知识的实战应用,帮助学员们学好中医。
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为原创作品,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