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主因进行性腹痛并伴有恶心3天于急诊就诊。患者无发热、腹泻。
体格检查触诊左下腹部疼痛,存在反跳痛和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mm3,C反应蛋白水平6.25mg/dL(正常0.5mg/dL)。
CT描显示乙状结肠前部存在一个脂肪密度影和卵圆形肿瘤,伴有腹水和肠系膜水肿(图A)。
(图A)
最终诊断:肠脂垂炎扭转坏死
临床处理由于急腹症,患者接受腹腔镜探查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发现一个界限清晰且具有弹性的肿物连接于乙状结肠并发生扭转(图B),盆腔内见少量血性腹水。从Treitz韧带到盲肠追踪小肠,未见青紫改变。
行腹腔镜下肿物切除术。切除标本组织学检查显示为良性脂肪瘤间质性出血和局灶性脂肪坏死,直径约10厘米,为肠脂垂炎扭转伴坏死(图C、D)。患者术后病程平稳,完全康复。
分析讨论急性肠脂垂炎是肠脂垂扭转或引流静脉自发性血栓形成,致肠脂垂脂肪坏死及炎症的疾病,临床表现类似于外科急腹症。
乙状结肠、盲肠处有许多较大的肠脂垂,而且乙状结肠弯曲度大,因此本病好发部位依次为乙状结肠及盲肠,其他结肠周围相对少见。
急性肠脂垂炎病灶多位于乙状结肠近端前方,临床以左侧腹痛多见,CT平扫可见紧邻肠壁的卵圆形脂肪密度灶,周围伴软组织密度环,周围可见渗出影、腹膜增厚。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容易将急性肠脂垂炎误诊为阑尾炎、胆囊炎、憩室炎、网膜梗死、局限性腹膜炎或妇科的急性病等。
肠脂垂炎作为自限性疾病,不会引起肠壁的缺血,一般无需手术,确诊后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抗生素也不需过度使用,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多数患者1周左右症状可消失或明显减轻,病灶最终可消失、变小或钙化。
虽然多数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抗炎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但腹腔镜腹腔探查术可以确诊并进行治疗,特别是对急腹症或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
参考文献:
1.ChenCC,ChengCJ,KuoLJ.AnUnusualCauseofLeftLowerQuadrantAbdominalPain.Gastroenterology.Mar;(4):e4-e5.doi:10./j.gastro..09..
2.何剑,祝跃明.多层螺旋CT检查用于原发性肠脂垂炎诊断的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2(12):.
3.史丽娜,杨凯,吴春根.急性肠脂垂炎的临床及CT影像特征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34(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