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肠套叠的超声分型及鉴别诊断
TUhjnbcbe - 2022/7/24 17:40: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82.html

来源:超声医师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整理:小超人

一、肠套叠定义: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二、肠套叠病因:

1、原发型:一般均发生于婴幼儿及儿童,病因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饮食的改变,小儿回盲部系膜未完全固定、活动度较大,腺病*感染有关。2、继发型:成人肠套叠,80%为器质性病变,可继发于肠炎、肠壁血肿、肠重复畸形、肠息肉、急腹症术后、肠恶性淋巴瘤、美克尔憩室等

三、肠套叠的构成:

套叠的部分由三层肠壁组成:外层为鞘部(外筒),中层为套叠肠段的折入部(中筒),最内层为套叠肠段的返回部(内筒),套入部的前端称为头部.套叠肠段的入口处称为颈部、系膜附着于肠壁的一侧,随套人肠段进人中筒与内筒之间。

四、肠套叠分型:

根据套叠的部分可以分为空肠套空肠、空肠套回肠、回肠套回肠、回肠套盲肠、回肠套结肠、结肠套结肠等。空肠上端逆行套入胃内,更为罕见。

被套入的肠段进入鞘部后,其顶点可继续沿肠管推进,肠系膜也被牵入,肠系膜血管受压迫,造成局部循环障碍,逐渐发生肠管水肿,肠腔阻塞,套入的肠段被绞窄而坏死,鞘部则扩张呈缺血性坏死,甚至穿孔而。1、回肠盲肠结肠型:回肠套盲肠再进入结肠;回盲瓣是肠套叠头部,带领回肠末端进入升结肠,盲肠、阑尾也随着翻入结肠内,此型最常见;

2、回肠结肠型:回肠从具回盲瓣几厘米处起,套入回肠最末端,穿过回盲瓣进入结肠。

3、小肠小肠型:小肠套小肠。

4、结肠结肠型:结肠套结肠。

五、肠套叠临床表现:

1.腹痛:阵发性疼痛,为早期出现的症状,每次发作约10~20分钟。这种有规律的腹痛,是由于较强的肠蠕动波把套入的肠管向前推进,牵拉肠系膜,同时套叠鞘部发生强烈收缩所引起。

2.呕吐:早期症状之一,呕吐物早期为乳汁,稍后带有胆汁,晚期为粪质。

3.便血:是本病特征之一,发生在疾病开始后8~12小时。呈果酱色血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当疑为本病而尚无便血时可作直肠指检,如指检染血则有同样诊断意义。

4.腹部肿块:腊肠样包块,随疾病不同时期肿块位置发生改变,早期多位于右侧上腹部肝下,晚期沿结肠移至腹部左侧,最远可达直肠内。

5.全身情况:发病早期病儿全身情况尚好,体温正常,仅有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或拒食。随发病时间延长,一般情况逐渐严重,表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腹胀,甚至休克征象。

六、超声表现:

1、同心圆征:在其横断面上呈大环套小环的特征,即“同心圆征”。2、套筒征:纵断面上呈“套筒征”。

回盲肠结型肠套叠同心圆及套筒征

肠套叠大便带血

肠套叠:小肠套叠一般是暂时性套叠也称一过性肠套叠,同心圆直径在2cm左右,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可在2分钟至半小时内消失,所以超声医师在发超声报告时其超声诊断必须写明是小肠套叠,不要只诊断肠套叠,以免造成临床医师误认为是回结肠肠套叠而行灌肠治疗。超声医师也可嘱咐病人家人半小时后复查超声,等小肠套叠消失后再发报告。并且在报告中描述套叠在半小时复查后消失。小肠小肠套叠的同心圆及套筒征

肠套叠内肿大淋巴结

七、鉴别诊断:

1、通过大小鉴别:回结肠套叠、小肠套叠及阑尾炎可以从同心圆直径鉴别:阑尾炎同心圆直径多在1.0cm一下。小肠套叠同心圆在2cm左右。回结肠套叠一般在3cm以上。2、通过位置鉴别,回结肠套叠多发生在右上腹,小肠套叠多发生在中下腹部,阑尾炎多发生在右下腹部。

阑尾炎同心圆似肠套叠同心圆

八、肠套叠治疗方法:

1、非手术疗法(1)空气灌肠:(2)钡剂灌肠:

2、手术治疗适应症: 晚期病情比较严重,不适合作灌肠复位的病例,或已经灌肠未能复位的病例,以及非手术疗法复位达3次以上者。

长按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肠套叠的超声分型及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