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
TUhjnbcbe - 2022/8/7 18:01:00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和免疫器官。

相比于肝脏,日常工作中,脾脏的病变相对少见得多。

接下来,我们一一总结一下,脾脏常见及少见的病变,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以备工作中不时之需。

1、脾囊肿

脾囊肿相对少见,可以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也可以按病因分为寄生虫性与非寄生虫性脾囊肿。影像诊断较为容易,CT低密度,MR上T1WI低、T2WI高信号,信号接近水。少数合并出血、感染或囊内蛋白含量高时密度和信号可较复杂。

脾脏内类圆形液体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诊断与其他部位的囊肿类似,不难。

脾包虫囊肿,囊内见子囊。

囊肿内密度或信号可由于囊内容物的不同而不同。

包虫囊肿与单纯囊肿表现可类似,但脾包虫不同点在于:包虫多见于流行病区,囊壁可有弧形钙化,未钙化的囊壁可有增强,囊内有时可见子囊,多合并肝包虫。

脾囊肿诊断多不困难,偶尔需要与脾淋巴管瘤、囊性转移瘤鉴别,脾淋巴管瘤多有分隔,增强后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囊性转移瘤有原发病史,囊壁通常较厚,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后囊壁有强化。

小结:脾囊肿CT多为低密度,合并出血、感染、蛋白或钙类较多时密度可较高并不均匀;囊壁偶见钙化;增强后病灶无强化。MR上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出血、感染、蛋白或钙类时信号可不均匀,弥散不受限。

2、脾血管瘤

脾脏血管瘤为脾脏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成人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儿童以毛细血管瘤多见。

CT多为边缘较清楚的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影,病灶较大时可见中心更低密度瘢痕,病灶内可见点状或星芒状的钙化,亦可见边缘线样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结节状强化,随时间延长逐渐向中心填充,较小病灶也可以出现动脉期即完全填充强化,门脉期、平衡期强化程度逐渐减退,但仍呈相对高密度,延迟扫描呈等或稍高密度;MR表现为T1WI低、T2WI高信号,合并出血、血栓、纤维化及含铁血*素沉着等时信号不均匀,DWI稍高信号,ADC高信号,如有中央瘢痕则呈T1WI低、T2WI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方式与CT类似。

瘤内钙化和向心性强化,提示血管瘤。

即使我们说影像上脾脏血管瘤类似肝脏血管瘤,但是相比于肝血管瘤,脾脏血管瘤多不典型,比如:T2WI上信号不够高,增强时也未必能见到类似肝血管瘤的动脉期结节状强化并逐渐向内填充的典型影像表现。

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可见到4种脾脏血管瘤的强化方式:1、动脉期显著均匀强化,后逐渐减退,但始终保持相对高密度/高信号;2、动脉期结节状强化,逐渐向内填充,最后填充均匀;3、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随时间延迟逐渐填充,后完全或不完全填充;4、动脉期边缘强化,逐渐向内填充,延迟扫描仍未完全填充。

脾脏较小的血管瘤,T2WI高信号,DWI无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动脉期即完全填充。

脾脏血管瘤,动脉期边缘不均匀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最后均匀强化。

脾脏多发血管瘤,逐渐填充式强化,但是始终未均匀填充,只能看到强化后期低密度/低信号区较前稍缩小。

血管瘤伴血栓形成,边缘隐约可见不均匀强化,始终未向内填充,但是平扫时边缘的高密度钙化对于血管瘤的诊断具有强烈的提示意义。脾脏的血管瘤很容易伴有出血、血栓形成。

点击图片可放大

T1WI低、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轻度强化,门脉期、延迟扫描逐渐填充式强化,这样的脾血管瘤属于比较典型的了,容易诊断。

较大的血管瘤中心区域常常可见更高信号或者CT上更低密度的区域,这是由于较大的血管瘤容易合并囊变。

较大的血管瘤也容易合并出血、血栓、纤维化及含铁血*素沉着等,信号可不均匀。上图脾脏血管瘤,T1WI及T2WI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逐渐填充式强化。

小结:脾血管瘤,影像表现类似于肝血管瘤,但影像多无后者典型,T2WI没有后者那么高,强化也可以不典型。渐进性强化、较大病灶CT上中心更低密度或MR上中心更高信号、看到瘤内钙化等倾向本病。

3、脾淋巴管瘤

脾淋巴管瘤是起源于脾脏淋巴管系统的良性病变,分为囊性淋巴管瘤、毛细淋巴管瘤、海绵性淋巴管瘤。

CT上囊性淋巴管瘤表现为脾脏内实质内或被膜下单发或多发囊性低密度灶,为水样或略高于水样密度,边界清楚,但外形不规则,常有分叶,其内多见分隔,囊壁及分隔较少钙化。增强扫描边缘及分隔强化。也可表现为薄壁单发囊性低密度灶,没有明确分隔,囊壁轻度强化。对于毛细血管状及海绵状淋巴管瘤,CT表现平扫多为低密度灶,边界清楚或模糊均可,伴有分叶,病灶边缘及分隔有强化,持续至延迟期,而内容物没有明显强化。在极少情况下,海绵状或毛细血管状淋巴管瘤可表现为明显强化的实性或囊实性病变,需要鉴别其他实性占位。组织学上淋巴管瘤明显强化的区域并没有真正的实性成份,而是对应红髓大量纤维基质中的扩张血窦,其内对比剂潴留,导致淋巴管瘤呈现强化。其强化特点为持续性、渐进性高强化。脾脏占位的延迟期高强化也提示病变为良性,可鉴别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淋巴管瘤在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如果囊内合并有出血或较多蛋白成分聚集,可以为高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其内可见低信号纤维分隔。囊状淋巴管瘤边界清晰,T2WI为极高信号,增强后边缘可有轻度强化。对于毛细血管状及海绵状淋巴管瘤,边界常常欠清晰,T2WI呈不均匀较高信号影,中央信号高于边缘。增强后动脉及门脉期均可见病灶边缘轻度强化,延迟期边缘强化呈等信号,病灶中央不强化。

脾脏多发囊性占位,边缘分叶状,增强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

分叶状囊性占位,类似花瓣样的改变,很典型的脾淋巴管瘤。

MR上呈T1WI低、T2WI高信号,内见多发分隔。

典型的脾淋巴管瘤常容易诊断,有时需要与脾脏包虫囊肿、囊性转移瘤、脓肿、结核等鉴别。脾包虫病的特征表现为大囊内可见子囊,囊壁多伴有钙化,且囊内间隔及囊壁没有强化或轻度强化。此外,囊内出现破碎的膜样结构是较特异的征象(“水上浮莲”征)。患者一般多合并肝包虫病,且临床上有流行病接触史。脾结核的表现为较低密度病变,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较液体CT值为高,少数病变可有环形强化,存在既往结核感染则表现为脾脏实质内多发点状钙化,且多伴有其他腹腔脏器的结核浸润。脾脓肿一般为多发,少数为单发,病变大小不一,壁比较厚,增强后明显强化,周围组织水肿,密度及强化减低;临床上,有寒战高热、白细胞增高等感染特征。脾转移瘤多有原发病史,环形强化,部分可有牛眼征。

当脾血管瘤和淋巴管瘤同时合并发生时称为血管淋巴管瘤,此时影像上不容易与血管瘤区分,我们可以统称其为“脉管瘤”。

肝脾同时发生的血管淋巴管瘤,T1WI序列示肝脏内巨大囊性混杂信号影,病变下半部分呈高信号,脾脏内病变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序列示肝脏内病变呈均匀高信号,脾脏内病变呈混杂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呈周边及囊内分隔轻度强化;门脉期病变周边及囊内分隔持续强化;延迟期肝脏囊性部分未见强化,脾内病变强化程度增加;冠状位延迟扫描可见肝内病变外突,部分位于腹腔内。影像上与脾脏血管瘤难以鉴别,都有填充式强化。

小结:典型的脾脏淋巴管瘤呈分叶状,CT低密度,多伴有分隔,增强边缘及分隔强化,MR上T1WI低信号,有出血及蛋白时可呈高信号,T2WI高信号、见低信号纤维间隔,增强扫描类似CT。

4、脾血管肉瘤

脾脏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脾窦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为恶性血管内皮瘤或内皮肉瘤,多见于成人。

影像上,脾脏增大,可见多发或单发的占位,边缘不清,CT为稍低密度,MR为T1WI稍低、T2WI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有慢性出血、含铁血*素沉积时T2WI也可为低信号,DWI表现为弥散受限,呈DWI高信号、ADC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轻度或明显不均匀环状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渐进性强化,影像表现类似血管瘤,但其不规则的强化多较血管瘤明显。部分可见合并肝及其他远处转移。

单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上图,脾脏增大,其内不规则占位,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见更高信号坏死灶,病灶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动脉期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延迟扫描逐渐填充式强化,类似血管瘤。但是血管瘤弥散不受限,T2WI也比这个更高。

脾脏血管肉瘤合并瘤内多发出血、含铁血*素沉积,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增强扫描肿瘤不均匀强化。

小结:脾脏血管肉瘤为脾脏恶性肿瘤,有恶性肿瘤的特点,比如弥散受限。影像表现与血管瘤有类似之处,比如都可以填充式强化,但血管肉瘤边界多不清楚,信号多不均匀,瘤内更易见到出血,也没有血管瘤的亮灯征,强化多不规则。有时可见到合并肝转移。

5、脾错构瘤

脾脏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脾脏良性肿瘤样病变,由正常的脾髓组织异常构建而成。根据成分不同分为四型:红髓型、白髓型、纤维型和混合型,以红髓型多见。红髓型主要由失调的脾窦构成,白髓型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混合型中红、白髓成分比例较为接近,另外脾脏错构瘤常合并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当病灶内的纤维组织超过其它成分时则属于纤维型。

脾脏错构瘤CT平扫示肿块呈等或稍低密度,位于脾内或包膜下,当病灶密度接近正常脾实质时不容易发现。病灶位于脾包膜下者有时仅表现为脾脏轮廓的改变,少数伴有钙化和或脂肪组织,含钙化和或脂肪组织的肿块为脾脏错构瘤的特征性CT表现,钙化形态多样,典型者可为爆米花样钙化。动态增强扫描,脾脏错构瘤的强化方式由于组织类型和病理基础的不同有多种类型:动脉期大多数表现为弥漫性不均匀轻度强化及病灶边缘斑片状强化,少数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上述三种均呈渐进性持续强化,病灶密度趋于均匀;延迟期,大多数密度接近或稍高于正常脾实质,仅少数低于正常脾实质。极少数以囊性或钙化为主的病灶可无明显强化。极个别病例动态增强扫描各期均可呈等密度,容易漏诊。

MRI扫描T1WI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等信号或不均匀低或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延迟强化或早期均匀/不均匀强化、延迟持续强化,延迟期密度(或信号)接近或稍高于正常脾实质,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假包膜,尤其是MRI扫描T2WI表现低信号,应首先考虑脾脏错构瘤的诊断。

典型的错构瘤钙化。

平扫信号以及各期强化与正常脾脏接近,这是比较典型的脾脏错构瘤。

T1WI、T2WI示不均匀T1WI等低、T2WI低信号病灶;增强扫描病灶随着时间呈渐进性强化.尽管强化方式与血管瘤有相似,但是T2WI低信号具有特征性。

图1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边界较清,周围有假包膜(箭)图2多发病例,CT动态增强扫描静脉期示病灶轻度强化呈低密度(箭)图3~5为同一病例图3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边缘斑点状轻度强化(箭)图4CT动态增强扫描延迟期示病灶不均匀强化,呈等低密度,中心见斑片状低强化区(箭)图5病理图片由排列紊乱的裂隙状的血窦样腔隙和内含红细胞的小血管组成,基质内分布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及纤维组织HE×100图6脂肪抑制T2WI示病灶呈低信号(箭),信号稍不均匀,边界清图7,8为同一病例图7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箭)图8延迟期病灶持续强化,信号较为均匀并稍高于周围脾实质(箭)。

小结:脾脏错构瘤虽然少见,在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也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伴或不伴钙化和脂肪,MRI扫描T1WI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等信号或不均匀低或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延迟强化或早期均匀/不均匀强化、延迟持续强化,延迟期密度(或信号)接近或稍高于正常脾实质,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假包膜,尤其是MRI扫描T2WI表现低信号,应首先考虑脾脏错构瘤的诊断,这也是其与血管瘤的重要鉴别点。

6、脾脏硬化性血管瘤结节性转化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是一种罕见的脾脏良性血管性占位。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在临床工作中常被误诊为炎性假瘤、血管瘤、错构瘤等病变。多见与中老年人,女性比男性多见。

SANT主要有两种成分,一是血管瘤样结节,二是纤维硬化间质。血管瘤样结节分布多在周边、结节大小不一,影像上与血管瘤很相似,即T1WI低、T2WI高信号,增强明显强化;而纤维间质多位于中央,多呈星芒状,其T2WI信号高低与含水量有关,多为低信号,增强呈延迟强化。

影像学表现如下:CT平扫多为单发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多数病灶边界清楚,少数伴有钙化,无囊变或坏死;T1WI多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信号(含铁血*素沉积),DWI呈低信号,ADC信号无特异性;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可表现为结节样强化;典型影像表现可见“轮辐征”,轮辐征一方面指在T2WI上,周围血管瘤样结节呈等或高信号,中心星芒状纤维间隔呈低信号为主,二者排列形似“轮辐”,另一方面是在增强早期,周围血管瘤样结节明显强化,而纤维间隔尚未开始强化,二者信号差异及排列形似“轮辐”。

箭头所示,中心纤维间隔星芒状分布,周围高信号,形似“轮辐”。

红箭示中央纤维间隔为高信号,提示含水量较多,增强扫描延迟强化(*箭),由于FNH中的中心瘢痕也是T2WI高信号,因此与表现为T2WI高信号纤维间隔的SANT相似。病灶大部分在T2WI上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渐进性强化。

常规CT平扫可见脾脏上极单发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后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B1~3:MR平扫表现为脾脏实质内类圆形长T1短T2信号影,边界清晰,DWI未见明显弥散受限。

小结: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很少见,典型的影像表现为轮辐征;纤维间隔信号多为双低信号,含水量增加时T2WI也可以呈高信号,此时就类似肝脏的FNH;周围血管瘤结节为T2WI稍高信号,但是由于含铁血*素的沉积,病灶整体多呈低信号,DWI呈低信号。遇到典型的我们会诊断或者想到它就行了。

7、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CA)又名衬细胞血管瘤,是一种仅发生在脾脏的一种良性中间型血管瘤。该病较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多以个案为主,其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放射科医生对其认知不足,术前往往容易被误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性别差异。

影像表现:LCA脾脏不同程度淤血、肿大,病灶多为多发,大小不等呈弥漫性分布,部分病灶可相互融合成片。CT平扫表现为圆形、结节样、斑片样低密度影,密度欠均匀,边界多不清晰,另外CT平扫可见肿大的脾脏内多发斑点、片样高密度影,CT值约Hu。国内有文献报道脾脏内含铁血红素沉积CT值可达Hu,故考虑为含铁血*素沉积可能;MR平扫T1加权病灶呈等、低信号,T2加权病灶呈较高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点状低信号影,称为“雀斑”征。CT增强扫描动脉期多呈轻度强化,部分病灶中心强化相对明显,在明显强化的正常脾组织衬托下,病灶边缘相对廓清,显示尤为突出,与平扫对比,病灶相对“增多”。静脉期脾脏内病灶持续强化,部分病灶由外向内逐渐强化,部分病灶由内向外强化,病灶边缘模糊、部分融合成片。延迟期病灶进一步强化,病灶强化与正常脾脏强化程度相似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此时脾脏内病灶较静脉期相对“减少”,仅显示尚未完全强化的病灶。MR增强扫描与CT类似,T2加权病灶中的点状低信号未见强化。

“雀斑征”为窦岸细胞血管瘤特征性影像表现:即T2WI示高信号病灶内点状低信号,增强扫描低信号未见强化。

脾脏单发窦岸细胞血管瘤。CT平扫可见脾脏类圆形低密度影,部分凸向于外侧,边界尚清;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以周边强化明显,静脉期病灶呈向中心渐进性强化至整个病灶均匀强化。这种病例诊断比较困难,与血管瘤很难鉴别。

脾脏多发窦岸细胞血管瘤,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在正常强化的脾脏衬托下,病灶显示“增多”,静脉期及延迟扫描,病灶逐渐强化,部分与正常脾脏信号类似,病灶显示“减少”。

小结: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较少见,影像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的低密度影,多发病灶时可伴有脾肿大,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强化,低于正常脾脏强化,随时间延迟逐渐填充式强化,延迟期呈等或稍高密度/信号。典型表现时可见“雀斑征”。不典型的病例诊断很困难,我们可以笼统诊断“脉管瘤”总没错。

8、脾梗死

脾梗死是指脾内分支动脉栓塞导致的脾脏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脾梗死后,坏死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因瘢痕收缩,脾脏边缘可出现局限性凹陷。

CT表现为实质内三角形或楔形的低密度,尖端指向脾门,这一点类似于肺梗死,增强扫描无强化;MR上新发的梗死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而陈旧的梗死为T1WI、T2WI低信号,周围的瘢痕组织轻度强化。脾梗死容易合并出血。

脾脏实质内楔形低密度,尖端指向肺门,增强扫描无强化。

小结:脾梗死表现为脾内楔形异常密度/信号,增强无强化,容易鉴别。

9、脾脏铁过载

铁过载也叫血色病,肝、脾皆可发生,与服用药物、输血相关。

与肝脏铁过载一样,脾铁过载在CT上密度升高,MR上T2WI信号减低,呈“黑脾”,T1WI反相位较同相位信号升高(与脂肪肝相反),诊断很容易。

肾性贫血患者,长期服用铁剂导致肝、脾铁过载,T2WI上肝脏及脾脏信号明显减低,呈“黑肝”、“黑脾”改变。

小结:脾脏铁过载与肝铁过载一样,CT上密度增高,MR上T2WI信号减低,反相位较同相位升高,表现特异,容易诊断。

10、脾脏铁质沉着结节(Gamna-Gandy小体)

铁质沉着结节,亦称为Gamna-Gandy小体,简称GGB。多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脾内,是由于纤维组织包绕含铁血*素和钙盐形成的结节。

CT平扫:主要表现为多发的等密度或高密度影,密度主要与钙盐沉积有关,当钙盐沉积到一定量时,即表现为高密度。

MRI:由于GGB有含铁血*素沉着,而核磁共振对于顺磁性物质的显示极具优势,因此MR对于GGB的显示优于超声、CT。MR表现为各序列的低信号,增强未见强化。由于梯度回波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于顺磁性的物质更为敏感,因此在这些序列中病灶显示得更为清晰,且病灶常常大于常规序列。

脾脏铁质沉着结节,CT上为高密度,MR各序列为低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小结:脾脏铁质沉着结节为肝硬化患者中脾脏内的异常密度/信号,表现特异,常常无需鉴别。

11、脾脏脓肿

脾脓肿以血行感染多见,主要继发于败血症、亚急性心内膜炎、尿路感染等,也可以继发于脾外伤感染。

脾脓肿影像表现类似于肝囊肿,表现为CT不均匀低密度,多房囊状,边缘不清,脓肿内出现气液平面为其特征性的表现。增强扫描囊壁强化。MR上脓肿表现为T1WI低、T2WI高信号,脓腔DWI为高信号(弥散受限),增强扫描时DWI高信号的脓腔无强化,周围囊壁强化,此征象是与其他恶性肿瘤的鉴别点,恶性肿瘤实性部分多弥散受限,增强亦可见强化,而脓腔无强化。

脾脏脓肿,CT为低密度,边界不清,MR为T1WI低、T2WI明显高信号,DWI示病灶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弥散受限部分未见强化,提示为脓液,囊壁强化。

小结:脾脓肿较肝脓肿少见,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及腹痛,影像表现与肝脓肿类似,病灶内出现气体及MR弥散序列上弥散受限的区域在增强扫描时无强化为脓肿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诊断多不困难。

12、脾淋巴瘤

脾脏淋巴瘤为脾脏的恶性肿瘤。根据疾病起源,脾脏淋巴瘤可分为原发性脾脏淋巴瘤和继发性脾脏淋巴瘤两类,以继发多见,临床表现均无特征性,尤其对于原发性脾脏淋巴瘤,由于不伴有淋巴结病变,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影像学检查为发现脾脏受累的重要手段,但误诊率高。

根据脾脏病变的分布及病灶大小,脾脏淋巴瘤影像表现可分四型:

均匀弥漫型∶脾脏均匀弥漫增大,无明显肿块形成,难以发现具体病灶。

粟粒结节型∶脾脏均匀弥漫增大,密度普遍降低,增强示脾脏内粟粒样略低密度区。

多发结节型∶脾内多发结节性低密度病灶,多为类圆形,少数不规则分叶状,边界清楚、也可模糊,增强后强化不明显,门脉期与明显强化的正常脾组织对比更清楚。

巨块型∶脾内单发巨大巨大低密度占位,边缘不光整,中心可坏死,增强后可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正常脾组织可完全消失或仅留少许。

可伴有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肿大。

MR对于淋巴瘤的诊断有很大价值,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序列上病灶呈高信号,ADC多为低信号,提示病灶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多为轻度强化。

图1A~1D:弥漫浸润型脾脏淋巴瘤:脾脏显著增大,CT平扫呈均匀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脾脏花斑样强化,静脉期见多发斑点、斑片状稍低密度区,延迟期脾脏强化均匀接近等密度,病理证实为滤泡细胞性淋巴瘤。图2A~2C:多发肿块型脾脏淋巴瘤(箭头):脾脏增大,CT平扫图2A脾脏密度欠均匀,脾内病灶显示不清,动脉期图2B见脾内多发结节状低强化灶,静脉期图2C病灶轻度均匀强化,低于周围正常脾实质的强化程度;病理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图3A~3E多发肿块型脾脏淋巴瘤(箭头):病灶于反相位T1WI序列接近等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稍高信号,边界模糊;DWI呈明显高信号(10cm);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呈轻中度均匀强化,病理证实为脾脏滤泡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图4A~4C单发巨块型脾脏淋巴瘤(长细箭头)及肝左叶肝癌(短粗箭头):CT平扫见脾胃间隙及脾门区周围不规则肿块(10cm),累及大弯侧胃壁,呈稍低密度,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病变轻中度强化,与周围显著强化的脾实质形成对比,病理证实为弥漫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另肝左叶病灶,病理证实为肝细胞性肝癌。

脾脏非何杰金氏淋巴瘤MRI扫描。图1FS-T2WI脾脏增大,其内见多发结节状略高异常信号灶。图2,3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低于正常脾脏,边缘较清图4~6脾脏多发海绵状血管瘤CT扫描。图4CT平扫,脾脏不大,脾内见多发略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图5,6CT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呈等密度充填。

小结:脾脏淋巴瘤为脾脏恶性肿瘤,影像上多表现为弥漫结节或巨大肿块,增强扫描多为轻度强化,呈乏血供的表现。由于脾脏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CT及MRI等影像学手段对发现脾脏病变、明确病变累及范围、鉴别病灶良恶性具有积极意义,其CT及MRI表现特点有助于淋巴瘤的初步诊断。

13、脾转移瘤

脾脏转移多合并其他部位转移,单发脾脏转移灶少见。主要与脾脏淋巴瘤鉴别困难,需结合病史等综合分析。

影像表现与肝内转移瘤类似,表现为低密度,MR上为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为环形强化,典型者可见“靶征”或“牛眼征”,囊性转移瘤需要与淋巴管瘤、囊肿等鉴别。

乳腺癌患者,脾脏多发低密度灶,增强扫描边缘环形强化。

小结:脾脏转移瘤在原发病史明确的基础上,加上影像上典型环形强化者鉴别比较简单,囊性转移瘤需要与淋巴管瘤等鉴别,需要结合原发病史。

14、脾挫裂伤

外伤导致的脾脏损伤,临床上比较常见。

影像上主要分三型:

1、脾脏增大,其内条状低密度影,可有斑片状的高密度影(出血),常伴有腹腔积液/积血;

2、脾脏增大,其内团块状高密度影(血肿),伴包膜破裂,脾周及腹腔大量积液/积血;

3、脾脏包膜下血肿。

脾脏外伤做MR者较少。

脾脏破裂患者,平扫示脾脏内低密度,伴斑片状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脾脏碎裂呈多块,伴脾周、腹腔积液。

小结:脾挫裂伤多有明确外伤史,平扫可表现为脾脏内低密度影或高密度出血,亦可表现为脾脏包膜下血肿,部分平扫改变不明显时需增强扫描。

15、脾结核

脾结核临床罕见,一般由肺结核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至脾脏引起,一般为多脏器受累,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症状包括结核中*症状(低热、盗汗、乏力、消瘦)、肝、脾增大,左上腹触痛,少数病人可有脾功能亢进等。

 脾结核的CT表现。目前脾结核的分型尚无统一标准,根据其CT表现,有文献将脾结核分为4种类型,即粟粒型、结节型、脓肿型、纤维钙化型。(1)粟粒型:常为肺结核血行播散至脾脏所致,CT平扫脾脏内可见弥漫性粟粒状低密度灶,CT增强病灶无明显强化。病灶直径5mm者,CT检查大多难以发现,仅可见脾肿大,脾脏密度普遍减低;(2)结节型:CT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状低密度灶或混杂密度灶,边缘清楚或模糊,病灶中心常伴有粉末状、斑点状钙化,增强后可有轻度边缘强化,脾脏可弥漫性肿大;(3)脓肿型:结核结节相互融合或单发病灶发展增大并液化,直径常20mm,CT值常20HU以下或近似于水密度,增强扫描后病灶中央无强化,边界清楚,呈坏死表现特征,边缘环形强化;(4)纤维钙化型:为脾脏结核的愈合期表现,CT显示脾脏内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直径约1~5mm,无强化。脾脏结核常伴淋巴结结核及其它脏器结核。淋巴结结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呈类圆形,多见于肝门区、胰腺周围、腹主动脉周围,部分淋巴结融合成团,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部分病例淋巴结可见斑点状、结节状、环状钙化,脾结核患者多伴有肺结核,亦可伴有肝结核、肾上腺结核、卵巢结核、腹膜结核、消化道结核及骨结核等。)

图1A.CT平扫示脾脏明显肿大,其内见多发粟粒状低密度影;图1B.CT增强示病灶无明显强化。

图2A.CT平扫示脾脏肿大,其内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双侧肾上腺区可见团块状稍低密度影;图2B.CT增强示脾脏内病灶强化不明显,双侧肾上腺区病灶呈环形强化;图2C.图2B下方层面,示腹腔、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呈环形强化。

CT平扫示脾脏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内多发斑点状、小结节状钙化灶。

小结:脾结核影像诊断较困难,可表现为脾脏肿大,脾内单发、多发或弥漫性无强化或边缘强化的低密度病灶,常伴有肝门、胰腺周围、脾门、下腔静脉旁淋巴结肿大、环形强化,可有淋巴结、脾脏等部位的钙化灶。

写在最后

脾脏的病变并不多,但很多病变影像上有类似之处,想正确诊断并不容易。

本文除了少数图片来自于工作中,多数图片及观点总结自文献、网络,供个人学习和工作中查阅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码字不易,文字太多难免有错漏及观点不当之处恳请指正,如对您有所帮助请点个赞和在看,谢谢!

整理资料的过程自己也学习了一遍,收获匪浅,我还是会在工作之余整理一些学习笔记,喜欢的可以多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脾脏病变影像诊断全面汇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