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原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及治疗
TUhjnbcbe - 2022/10/26 1:46:00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8947293563234773&wfr=spider&for=pc

单位:无忧文秘无忧文秘学术指导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灼热感等为主要表现,为消化内科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根据罗马Ⅳ标准,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是一种典型的消化系统心身疾病。FD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有所不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明确诊断的FD患者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2%~15%[1],占消化科门诊的20%~40%[2]。FD患者反复就诊,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在美国,年FD的花费成本为亿美元[3]。FD发病率较高,但其病因尚不清楚,呈多样性。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转换,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5]。因此,本文针对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关系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制

1.1病理生理改变

1.1.1精神心理因素与脑肠轴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信息通道,是连接胃肠道与中枢情感认知功能。精神心理异常可通过脑肠轴传递,破坏下丘脑及边缘系统的平衡,使胃肠收缩的频率和传导速度减慢,进而导致胃排空障碍,出现腹胀、腹痛、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6]。而这些脑肠信号的传导主要通过各种神经递质的作用得以实现,即脑肠肽,其分布于肠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是情感认知中枢与肠神经系统相互联系的双向交通通路分子基础[7],常见的脑肠肽如5羟色胺、胆囊收缩素、胃动素等均与FD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5羟色胺影响胃肠道功能与近端胃黏膜5羟色胺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导致FD的胃感觉过敏有关[8];胆囊收缩素主要合成于十二指肠与空肠黏膜Ⅰ细胞,可与胃和小肠中的迷走神经传入受体及黏膜受体相结合,刺激胃舒张机械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强胃舒张,从而导致胃排空延迟[9];胃动素在消化间期,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使胃肠收缩、运动能力增强,而FD患者的胃动素普遍低于健康人群[10]。

1.1.2精神心理因素与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可调控胃肠道的感觉及运动功能,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是由于精神心理疾病与胃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之间存在联系。当存在精神心理障碍时,大脑边缘系统与下丘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影响迷走神经张力和环形肌收缩力,从而导致胃排空延迟,导致患者出现相关不适症状[11]。有研究发现,神经质和抑郁在一定程度上与FD患者的低迷走神经张力有关[12]。吴改玲等[13]以Ewing法评估FD伴焦虑抑郁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自主神经功能,结果在反映副交感神经功能的深呼吸心率变异上,FD组明显降低,且具有显著差异性,提示焦虑、抑郁可以影响自主神经功能。而张晓光等[14]、李迎春等[15]的研究也提示了精神心理障碍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

1.1.3精神心理因素与胃高敏感FD患者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的表现,提示存在胃高度敏感性及胃容量减小的可能。有报道指出,FD患者在胃内压显著低于健康者时,即可感觉到胃胀或胃痛,内脏高敏感时,对各种刺激的耐受性降低是FD患者上腹疼痛的重要原因,但精神心理因素导致内脏高敏感性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16]。马成艳[17]将例精神病患者分为FD组和对照组,以水负荷试验及胃排空试验来评估胃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FD患者的水负荷实验初始感觉量及最大耐受量均显著降低,且胃固体食物的半排空时间明显延长,提示精神心理障碍会增加FD患者对扩张刺激的敏感性,从而影响胃的感觉及运动功能。

1.1.4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道炎症免疫FD患者常合并精神心理障碍,有研究建立的心理应激FD大鼠模型显示[18],心理应激会影响大鼠自主神经系统调控远端结肠的动力,导致大鼠肠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提示精神心理因素会引起胃肠道免疫功能紊乱。虽然,目前尚无证据证实FD患者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道黏膜炎症免疫功能有关,但多年来,大量的临床和试验研究已经表明,心理压力可以影响成年时期的免疫功能[]。VELIN等[22]的研究表明,急性或慢性的心理应激可增加大鼠小肠绒毛和滤泡相关上皮细胞对过氧化物酶的渗透率及对肠腔内抗原的吸收,从而激活肠道免疫,导致相关的症状出现。胃肠黏膜中重要的免疫细胞有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袁海鹏[23]发现,FD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高,且其十二指肠球部、降段的黏膜肥大细胞计数及活化比率也增高,提示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影响十二指肠肥大细胞的活化及释放一定的介质而实现对FD患者的影响。

1.2精神状态异常据调查统计,约有80%的FD患者伴有精神状态异常[24],抑郁、焦虑为其主要的精神状态异常。一篇关于FD的亚洲共识报告指出[25],FD患者多有生活应激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其个性特征及应对方式可导致患者表现出更多的精神心理问题及消化道症状。

1.2.1抑郁一项涉及例参与者为期1年的研究显示,高抑郁评分的非FD患者随访1年后发展成为FD的风险较高,而低抑郁评分的FD患者随访1年后抑郁评分显著升高,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26]。我国FD患者合并抑郁的概率约为16.4%[27],当人出现抑郁情绪时,会出现血清褪黑素及胃动素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褪黑素及胃动素均能促进胃肠运动,进而导致胃肠运动减弱。

1.2.2焦虑FD患者伴焦虑的概率约为38.2%[27],ROCACHIAPAS等[28]认为,焦虑能延缓胃排空,从而导致FD。在例完成问卷调查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社区受试者中,10年后焦虑水平较高者的FD发生风险增加了近8倍[29],这类患者与器质性消化道疾病患者相比,更多地表现出精神方面的异常和痛苦,焦虑常常被作为FD患者的第一主诉,其对患者健康的负性作用毋庸置疑。当患者处于焦虑状态时,会通过影响其体液、神经途径而导致胃肠动力下降,还会导致患者过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