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实践论》
大家好,我是寒牛出栏。
我们按照原著的写作逻辑来解读。《实践论》开篇这段话,蕴藏以下三个问题。①什么是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②什么是马克思唯物论?③为什么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
这篇文章,重点解读这三个问题,梳理唯物论的发展经脉,掌握唯物论相关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实践论》。
二、什么是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主要是指16-18世纪的欧洲机械唯物论和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唯物论。
目前,世界上哲学,主要分为两大门派,一个是唯物论,另一个是唯心论。当然,还有一种调和论,但在学术界影响不大。
(这种哲学划分,是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根据“思维与存在”这个最基本的哲学研究对象而言来区分。)
唯物论,也叫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并且是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之相对立的是唯心论,也叫唯心主义,它们则认为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大家需要注意,“物质”是哲学名词,同物理、化学、经济学当中的“物质”不同。哲学中的“物质”,是指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东西,包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内。类似于《周易》、《老子》提出的“气”,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哲学概念。
前面我们讲过,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主要指16-18世纪的欧洲机械唯物论和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欧洲机械唯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17世纪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18世纪法国的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等人。费尔巴哈影响力比较大,这哥们和马克思生活同一时代,是欧洲近代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
机械唯物论,又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指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思维,脱离社会和历史发展,去看一个问题。
费尔巴哈
通俗地讲说,看问题,不够全面,完全凭主观想象,自己说啥就是啥。刚愎自用的人,平时听不进别人半点意见的人,往往都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例如,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这哥们写了一本书叫《人是机器》。运用大量医学和生理学知识,说明心灵不过是人机体的一种功能,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机器一般的物质实体,最后得出“人是一架机器”的结论。
从这个结论来看,这哥们观点很片面,具有浓郁的机械唯物论气质。比起拉美特利,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算是欧洲机械唯物论的旗帜人物。他同拉美特利一样,是反对唯心论的先锋干将。
不同的是,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产物”。相比拉美特里,费尔巴哈同志是进步的,看到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总之,欧洲机械唯物论,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在反对唯心主义斗争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欧洲思想和认识的进步。
但是,机械唯物论的观点,过于机械与片面,缺乏辩证思维,很多观点经不起推敲和争论,常常被唯心主义驳倒,算是“半吊子”唯物论。
那么,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又如何呢?
代表人物有:战国时期的荀子、墨子,东汉的王充、南北朝的范缜、唐朝的柳宗元、刘禹锡,宋朝的张载,明朝的王夫之等。
荀子,早在战国时期,就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哲学观点。认为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荀子的自然观,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大自然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随着人的意识、意愿、好恶的变化而改变。
王充,东汉著名思想家,今浙江绍兴人。他老人家提出了一个著名哲学观点——“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认为天地万物都来源于“元气”,万事万物皆由“气”构成,“气”的运动导致了万事万物的生成与变化。老王还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认为人的知识并非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与外界接触过程中不断学习形成的。隐隐约约有点“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之味道。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老柳还是著名的哲学家,有假包换的唯物主义者。在自然哲学方面,柳宗元继承和阐发了先秦和两汉的“元气论”,认为宇宙的元气运动、变化,是万物生长的开始,承认世界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
刘禹锡,柳宗元的铁哥们,也是唐朝两栖学者,文学家兼哲学家。除了《陋室铭》等经典诗文之外,还有唯物论著作《天论》三篇。在自然哲学方面,就“元气论”而言,刘禹锡比柳宗元讲得更透彻,阐发得更有深度。
锡锡老师认为,天地万物源于宇宙阴阳之气的相互交汇,宇宙万物处于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的运动发展之中,这种相互矛盾的运动过程是无穷无尽的。与此同时,锡锡老师还认为,天是最大的有形物体,人是动物中最特别的种类。天能做到的,人不一定能做到,人能做到的,天也不一定能做到,人可以适当改造大自然。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船山先生是才华横溢、精通多种学问的大学者,是湖湘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对近代湖南英才辈出有重要影响。在自然哲学方面,王夫之是中国传统“元气”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认为“气”是宇宙间的物质,宇宙的阴阳二气是天地万物生长的本源,包括我们人类在内。
船山先生曾提出一个著名观点“无其器则无其道”,认为“器”是指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道”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律,“器”和“道”是统一的整体,事物发生变化,规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为此,人要注重研究和变革具体的事物,才能把握好规律。
在认识论方面,船山先生主张知与行要相互结合,人的行为要符合客观事实,不要逾越实际情况。即认识与实践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毛主席青年时期,深受船山先生思想的影响,对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深刻的理解。
关于马克思之前的唯物论思想,就大致讲到这里。
肯定讲得不全面,上述文字只是抛砖引玉,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外唯物论的著名代表人物。
二、什么是马克思唯物论?
什么是马克思唯物论?
严格地说,应该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又有三大块内容: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下面我们来做简单的介绍。
(1)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的唯物论,即马克思的唯物论,是指具有辩证思维的唯物论。
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唯物论,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研究世界的本质,去研究物质与意识及二者的相互关系。
简而言之,马克思的唯物论,是指具有辩证思维的唯物论,简称为辩证的唯物论,主要是同欧洲机械唯物论区分开来。
主要哲学思想观点有:
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第一,意识第二。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④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又反作用。⑤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其原理作用告诉我们: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延伸开来讲,就是要理论联系实践,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要想当然。
(2)唯物的辩证法
唯物的辩证法,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他们批判吸收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思想,以及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思想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的唯物辩证法体系,是马哲的核心内容。具体内容这里搁置不讲,在解读《矛盾论》时,会做详细的解读与分析。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带有辩证思维的唯物论的认识论。
从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双重角度,来讲述人类的认识运动,包括认识来源、认识形式、认识过程等认知问题。通俗地讲,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其主要哲学观点及原理如下:
①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前进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事物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而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的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的认识,具有前进性,因为人对真理的认识过程中往往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并非是直线。”
③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真理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世界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真理是有具体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应范围和条件;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关系。”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简略地讲到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很牛叉,但也是在总结与吸收前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过来的,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辩证唯物主义体系。
三、为什么认识要依赖于实践?
解读之前,我们来看一段原文: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这句话,包含两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是指马克思之前的唯物论(主要指欧洲的机械唯物论),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并不太了解,不了解认识与生产的关系,不懂认识与阶级斗争的关系。第二个信息,是指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说认识依赖于社会实践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来看一段原文。
“首先,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这段话,看上去很长,其实就讲了三个问题。
①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这个很好理解。无论哪个朝代的人都需要吃饭,要吃饭就得参加生产活动。农民下地种粮食是生产活动,渔民下海打鱼是生产活动,铁匠师傅加班锻打锄头是生产劳动,士兵在太阳下搞操练是生产活动,老师在教室为孩子讲课是生产活动,皇帝上朝批阅奏章也是生产活动。
无论哪个行业的生产活动,都是社会上最基本的实践行为,是劳动的一种形式,是人类最为基础的社会实践。
②人类通过物质的产生活动,逐渐认识了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
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农民经常下地干农活,或多或少都懂得点气象地理知识,看见池塘里的鱼儿不停地跳来跳去,就知道天气沉闷要下大雨。傍晚天空有很多晚霞,明天基本上是晴朗天。渔民经常去出海打鱼,逐渐也懂得大海潮汐的规律,并且根据潮汐规律来安排渔业生产。
通过长年累月的劳动生产,人类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有所了解,并懂得如何利用自然规律来从事生产活动,提高自己的劳动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就同大自然发生亲密关系。
③在生产过程中,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个就更好理解,人类是群居动物,原始人为了生存,开始聚集在一起,逐渐有了村庄、城镇,部落,后来发展成为国家。
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社会关系主要是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恰恰又是劳动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延伸出劳动交换关系(经济交换)以及政治、军事、文化等关系。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关系。
上述这些道理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都来源于生产活动,由此可见认识是依赖于生产活动,认识来源日常搬砖(劳动),说得书面化(抽象)一点,就是认识来源于实践。
毛主席讲完之后,接着总结性说到:
“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类除了生产劳动,还有其他的社会活动(社交活动、经济活动等)。比如把吃不完的粮食,拿到集市去换点鱼肉回来,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经济活动)。部落首领突然召集会议,共同商量如何抵抗蛮夷,如何确保部落居民男女老幼安全(政治活动)。蛮夷又来部落抢粮食了,大家需要合起来抵抗,击溃蛮夷的入侵(军事活动)。
美国心理学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分成五个等级,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并且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发展(由低级到高级)。
马斯洛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在满足最低吃饭穿衣等低级需求之后,开始会追求更高级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关系也跟着发生变化,从最初的生产关系发展到社交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
正如毛主席在《实践论》总结所言:“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
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研究,跳广场舞,同驴友去爬山,陪女朋友去看电影,请亲朋好友吃饭喝酒,在互联网撰文批评历史虚无主义等行为,都属于人类的社会实践,都是社会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些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认识。无论哪一种认识,它们都依赖于社会实践,准确地说是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通过自己参与或别人的参与才获得认知。
没有谁在娘胎里就知道天下大事?没有谁刚生下来就能把《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只有切切实实参加过实践,即从小开始勤奋学习、善于思考、